Page 288 - 天府新区(眉山)年鉴2023
P. 288

天府新区(眉山)年鉴 2023
           T i a n f u  N e w  A r e a  ( Me i s h a n)   Ye a r boo k


            产业,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取得突                             视高区域紧扣“协同主城、对接成都、支撑有力
            破性进展,基本形成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现代                              的市域副中心”定位,进一步做大规模、做强经

            服务业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竞争优势                              济、做畅交通、做优功能、做美环境,打造践行新
            突出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发展理念的现代产业新城;突出“两轴带动”:南
                 ——聚力建设创新发展新引擎。科技创新                            北发展轴,即天府大道南延线科创走廊,串联西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产                              部(成都)科学城,打造产业创新承载地。东西
            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 50%,国家高新技术企                            发展轴,即环天府新区经济带,依托环天府新区
            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实现倍增,研究与试验                              快速通道,以视高区域为核心、青龙区域和眉山

            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持续增长,打造成都                             东部新城为两翼,带动锦江、高家、贵平等新型城
            都市圈具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                                  镇化建设,打造成眉高新技术产业带 ;突出“三
                 ——聚力建设内陆开放新门户。现代综合                            区共进”:视高产业功能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

            立体交通网络更加高效便捷,高能级开放平台体                              数字经济、现代服务、总部经济等产业。青龙产
            系和供应链体系更加完备,开放型经济发展质量                              业功能区,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

            和水平显著提升,营商环境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造、现代物流等产业。临空产业功能区,重点发
            外贸进出口稳居全市前列,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                              展智能制造、临空物流等产业。
            试验区。                                                  (二)融入成渝双圈建设。落实《成渝地区
                 ——聚力建设公园城市新典范。大美公园                            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聚焦“一极一源两

                                                                          ①
            城市形态全面呈现,新型城镇化体系、现代化基                              中心两地” 目标定位,深化与天府新区成都片
            础设施体系、优质均衡公共服务体系、全覆盖多                              区、重庆两江新区、成都东部新区等地合作,推动

            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系更加                              眉山东部新城与成都东部新区、德阳凯州新城、
            完善,打造生态秀美、和谐文明、近悦远来的宜居                             资阳临空经济区共建成德眉资同城化综合试验
            宜业之城。                                              区。创新毗邻合作、园区共建、飞地经济等模式,

                 到 2026 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340 亿元、冲                    促进各类生产要素有序流动、优化配置。
            刺 360 亿元,实现五年翻一番,形成先进制造业                              (三)加快成眉同城发展。协同编制龙泉山
            主导、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现代服务业驱动的                              东侧现代产业带规划,加快推动成眉交界地带融

            经济发展格局,在全国全省全市发展版图中赢得                              合发展 ;大力实施成眉同城重大交通项目攻坚,
            战略升位,高质量发展走在成都都市圈前列。                               改造升级跨区域城市道路,构建多种方式有机衔
                 二、坚定不移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接的半小时交通圈 ;强化产业政策对接,建立完

            建设重大决策部署,持续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和                              善利益分享机制,形成“研发 + 转化”“总部 +
            辐射带动力                                              基地”“龙头 + 配套”的产业分工模式,共建高
               (一)优化区域功能布局。突出“一心引领”:                           能级产业生态圈 ;完善公共服务保障机制,促进




            ①  一极一源两中心两地 :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
               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220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