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4 - 彭州年鉴2019
P. 344
彭州年鉴 2019
P E N G Z H O U Y E A R B O OK
毗邻,西与都江堰市接壤,北与龙门山镇毗邻 ;辖 2018 年,小鱼洞镇完成固定投资 1.4 亿元,城镇
区土地面积 81.6 平方公里,辖 9 个行政村、1 个涉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5 300 元,同比增长 8.7% ;实现
农社区,有 106 个村 (居) 民小组。2018 年末,小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0 119 元,同比增长 10%。
鱼洞镇户籍户数 4 900 户,户籍人口 12 945 人 (其
中城镇人口 2 741 人) 。 【产业发展】 小鱼洞镇持续做强冷水鱼品牌,深入
小鱼洞镇地处湔江河谷咽喉位置,海拔 挖掘笋用竹产值,以冷水鱼、食用笋等美食文化为
900 ~ 3 278 米 (最高峰铁瓦殿) ,年平均气温 主导,建设了集休闲观光、农事体验、科普教育、
13℃,年降水量 1 300 毫米;集山、丘、坝、水于一体, 美食品鉴于一体的产业综合体,借力鱼凫文化旅游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森林覆盖率达 95%以上,有 节、中秋诗词晚会活动积极对外营销,扩大知名度、
大熊猫、金丝猴、珙桐等珍稀动植物,盛产冷水鱼、 美誉度 ;鱼凫湿地、鱼凫香山、竹林乡村俱乐部、
猕猴桃、竹笋等特色农产品,铁瓦殿高山杜鹃、蟠 猴王花谷、蟠龙谷等集体经济项目有序铺开,扶持
龙谷瀑布群等自然景观秀丽雄奇。小鱼洞镇矿藏和 民宿、乡村农家乐、特色冷水鱼庄和家庭农场,实
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主要有杉、云杉、楠木、香樟、 现全镇旅游的跨越发展 ;接待游客超过 100 万人,
桉树、春芽、黄柏、杜仲、厚朴等林木,竹类产品 旅游收入达 9 000 万元。小鱼洞镇全年冷水鱼产量
丰富 ;粮食作物为水稻、玉米、洋芋、小麦、大豆、 达到 5 万吨∕年,形成渔洞村、江桥村、大楠村冷
红薯等,近年来发展以茶叶、天麻、川芎、杜仲、 水鱼餐饮长廊 ;以大楠村、董坪村、杨坪村为主的
黄柏、厚朴、食用菌为主的经济作物。小鱼洞境内 笋用竹产业已经发展 5 000 亩,亩产值达 2 万元以上;
有 “5·12” 地震遗址、蟠龙谷、鱼凫湿地、鱼凫香山、 以黄柏、厚朴、杜仲为主的三木药材和黄连、川芎
猴王花谷等风景名胜和人文景观 ;主要产业为乡村 苓种产业实现规模化目标,三木药材已经发展到 2
旅游、猕猴桃种植、笋用竹种植、冷水鱼养殖和餐 万亩,黄连发展到 1 万亩,川芎苓种发展到 5 000 亩;
饮,是四川著名的猕猴桃种植研发基因库和冷水鱼 在太子村、董坪村、草坝村、大湾村发展种植猕猴
之乡。 桃 500 亩,在鱼洞村推广种植蓝莓 100 亩,在董坪
小鱼洞镇历史悠久, 《蜀王本纪》 载 “鱼凫田于 村发展种植食用笋 1 000 亩,并将这些产业转化成
湔山” ,是古蜀人部落从岷江河谷向成都平原迁徙 果,纵深打造开发猕猴桃观光园、竹产业生态观光
繁衍的重要节点,是成都市天府古镇联盟 27 个成员 园及蓝莓生态采摘园 ;大楠村竹笋合作社在网上销
镇之一,具有 “鱼凫故里,小鱼洞天” 的美称,享 售竹笋 11 万元。
有 “鱼凫古镇” 的美誉;明代,小鱼洞属彭县仙居乡,
清代康、雍年间由两湖及秦 (关中地区,今陕西) 移 【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化改造】 小鱼洞镇实施农村集
民来此集居,形成小鱼洞场 ;清乾隆四十五年 (公 体资产股份化改造,以保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
元 1780 年) ,小鱼洞场被湔江洪水毁没 ;次年,迁 合法权益为核心,将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原始股本折
建罗原坝借复兴寺之名改称复兴场 ;1950 年,借复 合为股份,按 “人口股” 占 80%、 “农龄股” 占 20%
兴场改为复兴乡,后与大宝乡合并为宝兴乡 ;1975 的比例,将经营性集体资产量化到每一个集体经济
年分设复兴公社,1980 年改建小鱼洞公社,1983 年 组织成员,并颁发股权证书,作为以后分红依据 ;
改称小鱼洞乡 ;2001 年 9 月 2 日,经四川省人民政 建立 “1 + 10 + N” 三级投资架构,重构镇级集体
府批准,撤乡建镇。 经济组织的雏形,奠定权责明晰的项目投资模式,
292 P E NG Z HO U
Y E A R B O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