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87 - 成都年鉴2021
P. 387
智能经济产业/绿色经济产业
【智能经济行业龙头
企业及品牌培育】
智能经济产业
Intelligent Economy Industry 成都市引进和培育智
能经济龙头企业,在
集成电路领域,建立
【概况】 2020 年,成都市以智能技术创新 起覆盖晶圆制造片设
为核心驱动力,通过智能技术与实体经济 计、制 造、封 测、材 料
深度融合,推动智能产业化和产业智能化, 与配套、系统与整机
打造智能经济发展新动力。全市全年智能 的完备产业链,拥有
经济产业保持快速增长态势,规模以上智 联发芯、普诚创智等
能经济企业 766 户,从业人员 31.5 万人, 外企,以及芯原、海光
实现营业收入 4 966.2 亿元、比上年增长 集电、展讯、振芯科技
成都高新区桂溪街道举办 “走进身边的人工智能”活动
28.8%,其中营收过亿企业 250 户。 等国内企业;在大数
(成都高新区供图)
据领域,构建起数据
【智能经济产业发展】 成都市智能经济呈 资源采集—数据存储与管理数据—分析与 都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发展规划 (2020—
现 “三区一环”的空间分布格局。其中,“三 挖掘—数据应用和服务完整的大数据产业 2025)》,打造肖家河等一批静脉家园示范
区”即以成都高新区、四川天府新区和双流 链,拥有九洲电子、新华三、数联铭品等企 点,加快建设长安静脉产业园国家资源循
区为主体,构建智能经济三大综合集聚区, 业;在网络信息安全领域,聚集中国网安等 环利用基地。
成都高新区西区聚集集成电路、光电显示、 行业龙头企业和科来软件等批创新型网络
智能信息终端卫星导航等产业,成都高新 安全企业。 (张建锋) 【绿色经济应用场景打造】 成都市实施
经济产业
区东区聚集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产 清洁能源替代工程,完成全省首台大蒸吨
业,四川天府新区、成都高新区南区及双流 绿色经济产业 燃气锅炉 “气改电”,10 蒸吨以下及禁
区聚集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 Green Economy Industry 燃区内燃煤锅炉实现清零;推广应用新能
信息安全、传感控制等产业;“一环”即以青 源汽车,连续两轮入选国家新能源汽车推
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和锦江区等为 广示范应用城市名录,累计推广应用新能
主体,构建智能经济 “软实力”功能圈,聚 【概况】 2020 年,成都市全面践行生态文 源汽车超 14 万辆;加快新能源充电设施
集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工业大数 明思想,以发展绿色经济产业作为推动经 建设,印发 《成都市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三
据、工业软件等关键技术产业,发展大数据 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拓展绿色经济 年 行 动 方 案 (2020—2022 年 )》,建 成 充
服务、人工智能服务、精准医疗服务、研发设 应用场景,优化绿色经济生长环境,引培绿 电站 (桩)3 万个,西南首座 “油氢一体
计、信息服务等高技术服务业。 色经济市场主体,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式”加氢站正式投运;营造山水生态、天府
生态环保产业产值突破 1 000 亿元。 绿道、乡村田园等六大公园场景,实施 “百
【智能经济产业应用场景打造】 成都市推 个公园”示范工程,健全 “轨道+公交+慢
动 7 个国家级、34 个省级智能制造新模式 【绿色经济产业发展】 成都市坚持以产业 行”绿色交通体系,新开通地铁运营线路 5
应用项目以及 2 个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 功能区为强支撑推动绿色经济产业发展, 条,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 558 千米、升至
范项目;驹马物流首创 “卡车租赁”+ “城 淮州智能环保装备产业功能区获评国家节 全国第 4 位,四期规划 8 个项目全面开工,
市配送”跨界模式,打造全新 “智慧运力 能环保新型工业化产业五星级示范基地, 14 个 TOD (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用地
池”物流体系,成为国内覆盖范围最广、自 青白江先进材料产业功能区获评国家绿色 开发模式)示范站项目加快建设。
有车辆最多的城市配送服务商;成华区等 建材新型工业化产业四星级示范基地;加
3 个区 (市)县及武侯区火车南站街道等 8 快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印发实施 《推进 【绿色经济生长环境打造】 成都市创新
个街道 (乡镇)入选全国智慧健康养老应 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374 家 绿色科技供给,获批设立国家环境保护机
用示范,数量位居全国第 1 位。 节能环保规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 1 313.8 动车污染控制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成都基
亿元、比上年增长 2.8%,实现利润 157.4 亿 地),国内首个氢能与能源互联网耦合实验
【智能经济产业重大项目推进】 成都市推 元、增长 37%;加快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 室——智慧氢能系统实验室加快建设,新能
动智能经济产业重大项目持续落户,先后 出台 《促进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意见 源吸霾车、车载空气净化装置等治气产品
引进签约滴滴西部创新中心、北科航通成 实施细则》,规上新能源企业达 74 户、主 成功研发;开展绿色低碳产品认证,22 家
都研发基地、展滔科技创新产业园、重庆猪 营业务收入 299.7 亿元;推进绿色建筑产 企业通过低碳和碳足迹认证,发放证书 38
八戒知识产权大数据服务运营中心等 40 业发展,城镇新开工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 张;加大绿色经济融资服务,成立成都绿色
个智能经济代表性项目;推进智能经济产 占 88%,完成公共建筑节能改造 77 万平 认证评估中心,43 家企业、5 个项目通过
业类重大项目建设,拓尔思西部区域总部 方米,“十三五”期间累计 245 个项目获 认证;打造 “绿蓉通”综合服务平台,加大
及大数据研发和运营服务基地等重大项目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发展森林康养产业, 节能减排、技术改造、环境保护等项目支持
竣工投产,远洋大数据生态产业园等项目 举办 2020 年公园城市场景营城康养产业 力度,绿色贷款余额 3 700 亿元,发行绿色
开工建设,成都超算中心加快推进。 推介会;推进城市静脉产业发展,印发 《成 债券 49.3 亿元;完善绿色发展体制机制,国
CHENGDU YEARBOOK >>> 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