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15 - 成都年鉴2021
P. 415
工业和信息化产业功能区
【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 成都电子 等 40 个产业补链强链项目,推动龙头企业 立足国家科技创新中心、西部 (成都)科学
信息产业功能区由成都高新区与郫都区共 配套率提升至 32%;3.8 平方公里菁蓉湖 城、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国家实验室 “四
建,总规划面积 64.2 平方公里,涵盖成都 科创商务区初具形态,加快建设人才公寓、 位一体”创新平台核心支撑的总体定位,初
高新区西区西园街道、合作街道和郫都区 极客公社高端居住区、爱思瑟国际学校、粤 步构建起以大院大所大学为引领、以企业
德源街道,其中成都高新区西区 43 平方公 港澳 (成都)国际会展中心等高品质配套 及创新型平台为支撑,共同带动新经济高
里、郫都区 21.2 平方公里;主导集成电路、 项目 15 个,建成菁蓉湖城市生态公园、26 质量发展的融合创新体系,成长为西部创
新型显示、5G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通 万平方米国有标准厂房,打造源立方、菁蓉 新资源高度汇聚、应用产出持续涌现、产城
讯产业。产业功能区内世界级龙头企业聚 街、人才夜市等产业活力社群场景。 融合不断深化的科技创新高地。截至年底,
集度高,形成以英特尔、京东方、富士康、华 成都科学城累计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
为等企业为代表的 “芯、屏、端、网”优势 【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 成都天府国际生 交叉研究平台 11 个,引进中科系、中核系
主导产业,是成都电子信息产业的主承载 物城于 2016 年 3 月 14 日由成都高新区管 等 “国家队”科研机构 38 家,聚集清华大
地。功能区 (成都高新区)全年电子信息 委会、双流区政府合作建设,规划面积 43.6 学、上海交通大学等 “高校圈”协同创新项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产值 3 776.89 平方公里,位于成都市西南,北至武汉路和 目 26 个,航空航天、核能与核技术、电子信
亿元、比上年增长 13.56%,工业增加值增 成昆铁路货运外绕线,南至第二绕城高速, 息等重点领域实验室相继启动,270 名高
长 12.5%,完成工业投资 130 亿元、固定资 西临牧马山,东至锦江;主导生物医药、健 层次人才和 5 000 名科技创新人才加速汇
产投资 140.6 亿元;实现进出口总额 4 839 康新经济产业。生物城按照产业功能区建 聚;发展以数字经济为核心、以高技术服务
亿元 (不含双流园区)、增长 26%,占全省 设的理念和要求,以构建 “4 链条 1 社区 1 业为特色的新经济,引进海康、商汤等数字
外贸进出口总额的 60%,连续 33 个月位 体系” (即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金融 经济重点企业 90 个,聚集上下游左右岸新
列全国综保区进出口额首位,在海关总署 链,生活宜居国际社区,专业配套体系)生 经济企业 3 600 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 430
组织的首次全国特殊监管区开展绩效评估 物产业生态圈为路径,以人才聚集为产业 家、连续 5 年增速超 100%;加快构建大美
中获得第 1 名;坚持 “做优产业生态圈、提 发展的核心引领要素,围绕 “5 + N”模式, 公园城市,建成城市绿道 60 千米,建成区
升本地配套率”目标,以招商作战图为指 确定生物技术药、创新型化学制剂、高性能 生态空间占比达 42%,鹿溪湿地等生态项
引,强链补链拓展产业生态圈,全年招引 医疗器械、生物服务和大健康服务五大细 目投用;按照 “人城产”营城逻辑,有序推
落地项目 63 个,总投资 718 亿元,招引世 分领域,聚焦新型疫苗、体外诊断、药物研 进综合配套建设,累计建成产业载体 152
界 500 强企业 8 家,加速完善芯屏端网产 发及生产外包等 14 个子行业,加快建设形 万平方米,海创园等高品质科创空间建成 综合经济与管理
业生态圈;把握产城融合内涵,针对职住不 成全球生物医药供应链服务中心、全球新 投用,华西天府医院等重大配套项目稳步
平衡短板,提升功能配套能力;启动实施公 药研发外包服务交易中心、药物及医疗器 实施,9 个 15 分钟公服圈加快建设,“三
服配套项目 15 个、完工 14 个,建设高品质 械国际临床研究服务中心、生物技术药物 生”融合发展的科创新城已具雏形。
人才公寓 36 万平方米、专家公寓 9 万平方 全球外包生产中心、天府国际医疗中心五
米,逐步完善高品质商业配套。功能区 (郫 大中心功能,建设成为全球生物医药创新 【成都新经济活力区】 成都新经济活力区
都区)立足 “产业的配角、配套的主角”定 创业人才栖息地、世界级生物医药创新与 规划面积 79.6 平方公里,以瞪羚谷产业社
位,强化与成都高新区协同联动,打造 “人 智造之都、国际化的生命健康小镇、融入 区、骑龙湾产业社区、AI (人工智能)创新
城境业”和谐共融的产业型公园城市示范 全球产业链高端和价值链核心的创新实践 中心、中国—欧洲中心、新川创新科技园、
区;全年 40 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 区。生物城累计落户项目 150 个,总投资 天府软件园六大产业社区为主体,主导 5G
业增加值增长 6.0%,实现营业收入 50.12 超 1 100 亿元,包含国药中生血液制品总部 通信与人工智能、网络视听与数字文创、大
亿元、增长 4.1%,完成工业投资 45.38 亿 及产业化基地、绿叶生命科学产业园等一 数据与网络安全、区块链应用创新等产业,
元;聚焦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主导产业, 批重磅产业化项目,赛默飞联合创新实验 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经济策源地
以打造 “半小时”产业链配套供应圈为目 室、川大生物医学材料协同创新中心等一 和活力区。活力区全年规模以上实现总产
标,建成投产蕊源半导体、艾宇光、安捷诚 批多领域功能项目。 值 1 415 亿元、比上年增长 17.5%;聚集以
腾讯、咪咕为代表的行业龙头企业,以新潮
【成都科学城】 成都 传媒、医云科技、壹玖壹玖、准时达、企鹅
科学城位于四川天府 医生为代表的 5 家独角兽企业,以智元汇、
新区 核心区,规划面 四方伟业为代表的 383 家瞪羚企业;企业
积 99.4 平 方 公 里,主 引培成效显著,新经济企业增至 9.4 万家,
导新 一代人 工智能、 相继引进字节跳动创新业务中心、腾讯新
5G 通信、区块链等高 文创全国总部等 140 个新经济重点项目,
新技 术服务 产业;遵 总投资超 1 200 亿元;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循 “基础研究、技术创 建成工业云制造创新中心、四川省信创集
新、成果转化、产业应 约化保障中心等科创平台 5 个,川哈工机
用”全周期创新逻辑, 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
形成 “一中心两基地, 发机构 2 个;完善公服配套,建成教育配套
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 (成都高新区供图) 一岛三园”功能布局, 共 103 个,大型综合医院 2 个,轨道交通
CHENGDU YEARBOOK >>> 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