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54 - 成都年鉴2021
P. 554
社会事业 Social Undertakings > > >
机构达到 15 家,覆盖全部市级医疗卫生机 条,为实现居民健康信息互通共享打下基 地区开展远程医疗,使偏远地区的民众能
构;省卫健委重点实验室 4 家,市卫健委重 础;成都全民健康信息平台通过国家互联 够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市一医院、市三
点实验室 3 家,为开展各类研究搭建平台 互通标准化成熟度四级甲等测评,接入平 医院、市公卫临床医疗中心、市妇女儿童
和载体。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成都市组 台的 610 家医疗机构已实现检验检查结果 中心医院、蒲江县人民医院等医院探索开
织开展防疫关键技术科研攻关,“临床 + 科 互认。截至年底,全市完成成都市电子健 展 “5G+”智慧医疗试点应用。新冠肺炎
研”双战线共抗疫,共承担涉及临床诊治技 康码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为市民预置生成 疫情发生后,成都市突击完成连接省、市、
术、院感防控、快速检测产品研发、基础研 的居民电子健康卡 (码)达 1 552 万张,市 区 (市)县远程视频会议系统建设,将全市
究等多个方面 44 项科技攻关项目,取得包 民使用电子健康卡 (码)看病就医达 840 定点收治医院的远程视频系统接入市指挥
括病例的地理信息数据库和时空轨迹数据 万人次。 部大厅;运用包括 5G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
库构建、新冠数据实时采集分析系统建设、 术)技术的远程会诊系统组织开展远程会
新冠病毒血液核酸检测技术平台建设等成 【互联网医疗建设】 成都市卫健委按照 诊和在线咨询问诊服务;运用远程继续教
果。全市多家医疗机构与重庆医科大学、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互联网诊疗管 育系统开展线上培训,实现基层医务人员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庆医科大 理、互联网医疗服务发展和规范管理相关 线上培训全覆盖。 (勾承锐)
学附属第二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 文件精神,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加
医院等多家机构就学术交流、学科共建等 快推进成都市互联网医院建设,积极开展 体育
开展深入合作。 互联网诊疗服务;充分发挥互联网医疗作 Sports
用,减少医疗机构内人群聚集,满足日常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 成都 诊疗服务需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累计开
市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对辖区生物实验室 展互联网诊疗服务 268.6 万人次。成都市 体育事业
进行备案和监管,无生物安全事件和重大 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建设,市政府与
传染病疫情发生,辖区内人间传染的病原 中电数据服务有限公司签署 “健康医疗大 【概况】 2020 年,成都市体育系统践
微生物实验室备案总量增加。截至年底, 数据中心与产业园建设国家试点工程 (成 行 “谋赛” “营城” “兴业” “惠民”理念,
全市已备案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 987 间。 都)数据授权协议”,双方合作建设成都 推动世界赛事名城建设取得新成效,着力
市健康医疗大数据平台,推进健康医疗大 构建 “三级三类”公共体育设施,成都大型
【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 成都市建设完善 数据应用创新。成都市承担国家卫健委信 体育场馆设施水平跻身全国前列;推动体
卫生统计、疾病控制、应急指挥、妇幼保健、 息技术应用专项试点,建立互联网医院 41 育设施进天府绿道、进公园绿地、进社区街
卫生执法、计划生育等信息系统,全市二级 家,被列为四川省 “互联网 + 医疗健康”试 区,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提升至 2.17 平
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均建设医院管理信息系 点示范。成都市开展 “互联网 + 医疗健 方米;发布 “运动成都·体育生活地图”,创
统 (HIS)、医学检验信息系统 (LIS)、医学 康”便民惠民服务,通过 “天府市民云”服 新发布 “成都体育锻炼适宜指数”,在 2020
影像信息系统 (PACS)、电子病历信息系 务平台实现门诊、住院信息查询、检验检查 年 “最具运动活力城市”中,成都位居新一
统 (EMR)等主要业务系统,已有 113 家医 结果查询、预防接种信息查询等便民服务 线城市榜首。
院通过四川省数字化医院评审;全市全年 应用,截至年底,华西医院、11 家市级公立
共有 9 家医院通过四川省智慧医院评审。 医院、56 家县级医院已实现数据接入和服 【体育公共服务】 成都市以 “体育+社
成都市整合全市医疗卫生业务信息系统, 务应用;各医疗机构通过自助机具、手机客 区”场景营造着力优化城乡社区体育业态
完成卫生健康数据业务与市网络理政中心 户端等多种途径,优化支付流程,改善结算 布局,着力构建覆盖市—区—社区、满足赛
系统的对接工作,集中展示包括 “医体改 模式;全部二级以上医院通过微信、支付宝 事—训练—全民健身需求的 “三级三类”体
革、计生服务、医疗资源、医疗服务、卫生应 等第三方应用程序在移动终端开展预约挂 育设施体系,推动天府奥体公园、东安湖体
急、疾病防控、卫生监督执法”在内的卫生 号、移动支付、报告查询、院内导航等便民 育公园、凤凰山体育公园等市级大型体育场
健康数据;已接入涉及市卫健委及直属单 服务;各区 (市)县统筹区域内医疗资源, 馆设施建设;完善全民健身活动体系,开展
位 12 个系统、34 个数据项的数据,形成 建立互联网在线服务平台,为群众提供便 以 “爱成都·迎大运”为主题的 “天府绿道
成都市医疗机构分布图、卫生监督执法、决 捷就医服务;全市全年,累计为患者提供移 健康行”和 “社区运动节”系列体育健身活
策分析宏观视窗、应急救援指挥调度、疾病 动终端预约挂号 1 100 万人次,网上支付 动,为各类人群提供类型丰富、选择多样、更
防控五大应用场景。成都市推进全市助产 2 300 万人次,检查检验报告查询 4 000 万 具针对性、更加个性化的体育健身服务;充
机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电子病历系 人次。 分发挥 “运动成都”全民健身运动会的品牌
统建设,推动成都市妇幼 “一卡通”与电子 引领作用,开展广大市民喜闻乐见的赛事,
病历系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的协同交互, 【远程医疗服务】 成都市各区 (市) 县远 积极创新办赛模式,赛事承办既有体育行政
依托信息化手段开展基层孕情摸排、“三 程影像、心电诊断中心建设快速发展,全 部门也有社会机构,赛事场地遍布全市各个
病”母婴阻断、高危孕产妇管理、出生医学 部二、三级医院和 80%以上基层医疗卫生 场馆、绿道、社区、广场、学校、企业等,累计
证明管理工作。成都市依托市云计算中 机构已开展远程诊疗;全年,市县两级医 服务全市全民健身爱好者超 1 000 万人次;
心 (政务云)建成健康医疗数据中心和全 疗机构累计开展远程会诊服务 6 万人次, 定期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和健康评价公益服
民健康信息平台,全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 远程心电服务 30 万人次,远程影像服务 务活动,完善国民体质监测数据库,为市民
已接入医疗机构 800 家,汇集数据 80 亿 43 万人次;多家市级公立医院与甘阿凉等 度身定制健身方案,依托 “运动成都·体育
462 Ӯˤˤ୍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