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3 - 锦江年鉴2021
P. 343
>>> 附 录
2020年成都市锦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 同期持平。农业增加值0.72亿元, 1164.57亿元,比2019年下降2.5%。
严峻考验,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 比2019年增长1.4%。 按消费形态统计,餐饮收入155.98
导下,锦江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 三、工业和建筑业 亿元,比2019年下降2%;商品零售
市各项决策部署,抢抓成渝地区双 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8.8亿元, 1008.59亿元,比2019年下降2.6%。
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战略机遇,扎实 比2019年增长19.8%。规模以上工 限额以上企业通过互联网实现商品
做好“六稳”工作,全面实施“六保” 业企业产品产销率102.5%。生物医 零售额、餐饮收入分别增长893.4%、
任务,“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 药产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 197.1%。
防治、精准施策”,坚持统筹推进疫 设备制造业两大主导行业分别同比 在16大类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
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构产业 增长24.0%、24.8%。规模以上工业 售额中,4个大类正增长。金银珠宝
格局、致力城市更新、深化改革开放、 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9.8亿元,同比 类增长112.2%、文化办公用品类增
深耕城市治理,全年经济稳中有进, 增长29.9%。利润总额5.6亿元,同 长33.5%、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增
民生福祉增进。 比增长65.2%。 长17.4%、家具类增长7.6%。
一、综合 锦江区实现建筑业增加值81.28 六、高质量发展
根据成都市区(市)县地区生产 亿 元, 比2019年 下 降1.8%。 年 末 锦江区能源使用效率提升,单
总值统一初步核算结果,锦江区2020 有总承包或专业承包资质的建筑业 位 GDP 能耗下降 3.45%,单位工业
年地区生产总值1145.9亿元。按可 法人企业153家。其中本年新增61 增加值能耗下降 10.13% ;规模以
比价格计算,较2019年增长2%(下 家。建筑业总产值呈平稳增长态势, 上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占规模以
同)。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0.72 比2019年增长5.4%,房屋施工面积 上服务业营业收入比重达 47.5% ;
亿元,增长1.4% ;第二产业增加值 5124.85万平方米。其中新开工面积 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主营业务
127.76亿元,增长2.8%;第三产业增加 1585.16万平方米。 收入占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比
值1017.41亿元,增长1.9%。三次产业 四、固定资产投资 重达 90.61%。
结构为0.1 ∶ 11.1 ∶ 88.8。 锦江区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下 评审通过高新技术企业104家,
锦江区民营经济增加值542.51 降12.8%。分产业看,第二产业投 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585
亿元,比2019年增长1.2%,占地区 资增长81.0%。其中工业投资比上 亿元。新增新经济企业1.28万家,
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7.3%。 年增长75.8%。第三产业投资下降 增速达15.6%。新增入库种子企业7
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2.73亿 18.0%。其中基础设施投资比2019 家,驹马物流成长为五城区唯一独
元,同比下降6.2%。税收收入67.56 年 增 长10.0%, 公 共 服 务 投 资 比 角兽企业。重点打造域上和美、东
亿元,同比增长1.9%。区级一般公 2019年增长35.7%。民间投资占固 门市井、德必川报易园、捌楼八号
共预算支出56.83亿元。 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3.9%。 设计师社区等应用场景20个。赋能
二、农业 锦江区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 创新创业载体,建成双创载体38个,
锦江区农业总产值1.19亿元, 降37.6%,商品房销售面积98.2万 总面积40万平方米。其中市级及以
比2019年增长0.7%。化肥施用量3 平方米,同比下降22.6%。 上双创载体15个,新增双创主体
万 公 斤, 比2019年 减 少1万 公 斤, 五、商业 1100家。承办成都锦江区“数字生
农药施用量为1000公斤,与2019年 锦江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活峰会”等品牌活动。新经济企业
281
JINJIANG YEAR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