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8 - 天府新区(眉山)年鉴2023
P. 298

天府新区(眉山)年鉴 2023
           T i a n f u  N e w  A r e a  ( Me i s h a n)   Ye a r boo k


            级片区规划编制,根据片区功能定位,分类别、分                             高起点规划、片区化布局、项目化实施街区专项
            重点、分梯次投放资源,发挥有限资源最大效益 ;                            整治,综合治理违规占道、车辆乱停、违法建设、

            科学编制城乡社区规划,加强与控制性详细规                               架空线缆等街区乱象,全面提升商店招牌、街面
            划、村庄规划衔接。                                          设施、建筑立面品质。

                 2. 服务产业发展。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6. 提升乡村风貌。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引育,“一村一策”编制集体经济发展计划,探                              提升五年行动,全域推进厕所革命、污水革命、垃

            索集体经济发展路径 ;探索社会企业、社会组织                             圾革命 ;推广“拆收改栽画”五字工作法,全面
            托管闲置城乡社区公共空间,重点围绕人居、休                              清理私搭乱建、乱堆乱放,解决农村散居院落、聚
            闲、康养等领域,培育社区经济新业态、新模式 ;                            居点“脏、乱、差、破、暗”等问题 ;改造升级农

            完善社区内企业和员工的创新创业服务,增强社                              村路网,持续实施农村路灯照明工程。加强村庄
            区对产业和员工的集聚能力 ;做好社区重点企                              风貌引导,探索建立农房设计技术导则和通用图

            业、重大项目的跟踪服务,营造社区产业发展良                              集,加强对新建农房式样、体量、色彩、高度等的
            好环境。                                               引导 ;尊重乡土风貌和地域特色,保留村庄自然
                 3. 促进就业创业。以街道(镇)、村(社区)                        生态肌理,以“绣花”功夫推进乡村微改造。

            为单位面向城乡居民开展创新创业培训,定期                                   7. 营建特色场景。充分利用街旁转角、滨河
            举办创新创业和职业技能培训班;落实高校毕业                              滩涂等低效闲置空间,采取设施嵌入、功能置换、

            生、零就业家庭、农民工及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创                              业态提升方式,有序建设特色文体和市井生活体
            业优惠政策,开发公益性岗位,做好动态就业援                              验场景;引导鼓励村民通过栽植果蔬、花木等开展

            助。创建“社区 + 大数据”就业服务体系、构建                            庭院绿化,合理利用荒地、废弃地、边角地等开展
           “校区 + 产业”就业培训机制、搭建“园区 + 创                           村庄小微公园和公共绿地建设 ;全面推进院内补

            业”就业促进平台,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                              绿、街头增绿、公园添彩行动,建设街头绿地、带
            量的就业创业。                                            状绿地、生态湿地,实现“300 米见绿、500 米见
               (二)实施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工程。统筹生                             园”,加快城市绿道建设,塑造公园城市独特风貌。

            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坚持示范带动和整体推                                (三)实施综合服务体系升级工程。突出分
            进相结合,着力改善城乡环境、重塑城乡风貌,构                             类供给、优质高效、便民利民,优化提升基层服务

            建空间可共享、生态可感知、街区可漫步的城乡                              整体水平,不断满足群众多元化、个性化需求。
            生产生活环境。                                                8. 合理配置公共服务。整合村(社区)便
                 4. 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加快路网、光网、电                         民服务站、文明实践站、邻里中心等公共服务设

            网、气网、水网、物流网等“六网”建设,开展绿                             施,实现养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幼儿园
            化、亮化行动,推动停车场、充电桩等配套设施建                           (托儿所)、综合超市、卫生服务中心(站)、公共

            设,探索建立“建管护”一体化运营机制,满足                              活动场所、开放公共绿地“6 个 1”功能配套,保
            城乡居民生产生活需要。                                        障群众就近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

                 5. 开展街区专项整治。围绕增颜值、提气质,                        老有所养、弱有所扶 ;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


               230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   301   302   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