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8 - 天府新区(眉山)年鉴2024
P. 338

天府新区(眉山)年鉴 2024
           T i a n f u  N e w  A r e a  ( Me i s h a n)   Ye a r boo k


            度,加强暴雨、大风等气象要素信息共享。探索                                  牵头单位:成都市、德阳市、眉山市、资阳市
            建立沱江岷江流域防汛抗旱服务平台,推动上下                                  承接单位 :四市应急部门,四市规划和自然

            游、左右岸、干支流实现风险线上联合会商、应急                             资源、住建、公园城市(林草)、水务、公安、交通、
            资源调度、气象水文信息共享等功能,不断提高跨                             城管、气象部门

            区域水旱灾害处置能力。依托四川省气象业务                                   5. 突出防范安全生产领域风险。建立四市
            内网、四川省基层气象灾害预警服务平台等业务                              安全生产执法联动机制,共同研判四市重大安全

            服务系统,建立四市气象数据和信息共享机制,实                             风险,加强安全生产执法日常互动、重大活动和
            时共享龙门山与龙泉山区域、沱江与岷江流域的                              特殊时期联动,加强执法线索移送、证据收集和
            气象要素、预警信息,建立健全气象预警与应急响                             信息共享,联合防范重大风险。强化跨区域生产

            应联动机制,推动提升区域气象服务保障能力。                              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建立四市剧毒化学品、易制
                 牵头单位:成都市、德阳市、眉山市、资阳市                          爆和易制毒化学品、烟花爆竹、瓶装液化石油气、

                 承接单位:四市气象、水务、应急部门                             醇基燃料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与“打非”
                 3. 推进跨区域应急演练。研究编制四市重                          联防联控机制,努力提升区域内重点领域安全监
            大突发事件联合应急预案。建立跨区域应急联                               管水平。

            合演练机制,定期开展四市参与的防震减灾、防                                  牵头单位:成都市、德阳市、眉山市、资阳市
            汛抗旱、地质灾害、森林防火和危险化学品事故                                  承接单位 :四市应急部门,四市经信、公安、

            等专项情景模拟演练和桌面推演,推动提升联合                              交通、发改、市场监管等部门
            会商、联合救援、联合保障能力。                                        6. 探索开展防范应对极端暴雨洪涝巨灾情

                 牵头单位:成都市、德阳市、眉山市、资阳市                          景构建。针对四市风险情况,成都率先开展应对
                 承接单位:四市应急部门,四市公园城市(林                          极端条件下的洪涝灾害巨灾情景构建和应对能

            草)、水务、规划和自然资源、卫健、消防、气象部门                           力分析评估,围绕灾害过程模拟、灾害后果分析、
               (二)提升重点风险防控能力                                   灾害任务研究、应急能力评估,将数据信息化成
                 4. 深化运用风险普查和评估成果。整合成                          果融入智慧蓉城“王”字形架构建设,与德眉资

            德眉资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                              共享极端条件下灾害情景构建和应对能力分析
            共享致灾因子、承灾体、孕灾环境、历史灾害、减                             评估成果,推动加强四市应急准备。

            灾能力、重点隐患调查等方面数据,建立完善普                                  牵头单位:成都市、德阳市、眉山市、资阳市
            查数据库,探索推进毗邻区域综合风险区划、主                                  承接单位 :四市应急、水务、气象部门,四市
            要灾害(单灾种)防治区划、自然灾害综合(多                              经信、规划和自然资源、住建、城管、交通、消防等

            灾种)防治区划工作,为精准开展自然灾害防治                              部门,成都轨道集团、成都环境集团、成都市公交
            工作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共享城市安全风险评                               集团等

            估数据,推动区域性重点行业领域风险评估,为                                 (三)提升预警处置能力
            道路交通、城乡防火、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等领域                                  7. 加强监测预警能力建设。依托成都市城

            安全防范提供支撑。                                          市安全和应急管理大数据综合应用平台,运用成


               258
   333   334   335   336   337   338   339   340   341   342   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