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02 - 成都年鉴2021
P. 502
社会事业 Social Undertakings > > >
报告 (2020)》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 世界旅游名城、世界赛事名城、国际美食之 约、巴黎等国际大都市的人口调控经验为
版)多个研究和科普成果。 都、国际音乐之都、国际会展之都 6 篇分报 参照,深入分析两市人口调控思路的 “抗
告和文商旅体融合发展实践案例,力求记 老化”效用,可提出发展城市群、倡导人口
【社科成果选介】 《公园城市发展报 录城市文化建设的前沿图景,描绘世界文 自由流动、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建设老年
告 (2020)》,2020 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 化名城的成长足迹。 友好城市、切实鼓励生育等更积极的应对
版社出版,主编潘家华、陈蛇,由中国社会 《红军长征精神研究》,2020 年由四 建议。 (胡越英)
科学院、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公园城市专委 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李单晶。该书基
会、成都市社会科学院组织编写,作者团队 于对大量文献和史料的研读,以研究长征 社科活动
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北京大 精神的生成条件与过程、实践要件与延续
学、厦门大学、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发展为切入点,解析长征精神的科学内涵 【概况】 2020 年,成都市社会科学界联合
中国中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等机构的学者 与基本特征、内在结构与主要功能,探讨长 会 (成都市社会科学院) (以下简称市社
和专家组成。该书结合生态经济、区域经 征精神的当代价值,采用历史与逻辑相统 科联 〈市社科院〉)鼓励科研人员积极参
济、发展经济、城市规划、政治学、社会学等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地考察与数量化 与国家、省市等各级学术活动,举办成都高
多学科的相关理论对公园城市建设中所涉 分析的方法,对长征精神进行了全面、系统 质量发展增长极和动力源理论与实践主题
及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地研究。该书通过四川境内红军长征路线 研讨会。
该书主要内容包括总报告、研究专论、典型 的实际调研,发掘更多长征的历史资料,对
案例三部分,总报告综述公园城市的内涵、 长征史有所补充;对长征精神的内涵与外 【社科学术活动】 4 月 9 日,成都市社科
特征,建立公园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延做出新解释。作为国内第一本研究红军 院 (市社科联)围绕成都高质量发展增长
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研究专论分别从 长征精神的学术专著,出版之后社会反响 极和动力源理论与实践主题展开专题讨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实践生态文明、 热烈,得到多名学者在 《华西都市报》 《四 论,扎实做好 《全面增强人口和经济承载
生态价值转化、风景园林、城镇化效率、城 川经济日报》 《邓小平研究》 《毛泽东思想 力 加快建设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和
市高质量发展几个角度,理论上论证公园 研究》上做出较高评价,书评在封面新闻、 动力源》调研子课题研究工作,共计 14 名
城市建设的必要性、原则、思路规划、影响 新浪网等知名网站刊登转发,《四川经济日 院内外专家参会。参会专家指出,新时代
因素等;经典案例部分,选取成都大熊猫繁 报》就此书相关内容采访作者并以 《红军 的增长极和动力源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
育研究基地、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锦城公 长征精神永放光芒》为题目进行报道,该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
园、锦江公园、交子公园、鹿溪智谷、战旗村 道在四川新闻网转发。 分;当今区域经济和开放发展中,增长极跨
连片公园城市示范片区等 12 个经典案例, 《西藏文化产业发展与民间资本投资 城市、跨行政区是大势所趋;成都在成渝地
从项目背景、具体做法、取得成效和经验启 研究》,2020 年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 区双城经济圈和建设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增
示等总结,其中涉及产城融合、土地配置、 作者周灵。该书通过西藏文化产业发展 长极过程中,不仅要当好增长极中的 “火
规划设计、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创新做法,对 相对滞后问题的分析,提出在现阶段需要 车头”,更要当好经济圈中的 “动车组”,
新时代城镇化建设中城市建设具有较强的 通过加大文化产业的投资水平和提高文化 以 “经济圈”的最大公约数作为核心价值
借鉴和启示。 产业投资效率推动西藏地区旅游文化产业 和基本原则,跨省市区合作;同时指出,增
《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报告 (2017— 的快速发展,探求西藏地区如何激发民间 长极、动力源的本质性特征是研究溢出效
2019)》,2020 年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特别是对民间资本投 应问题,即在正确把握成都阶段性发展特
报告在科学分析世界城市文化发展规律和 资文化产业给予相关政策和税收方面的支 征下,找出成都能够带动周边地区联动发
脉 动 趋 势 的 基 础 上,对 2017—2019 年 成 持,解决西藏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 展的动力源;并一致认为公园城市建设是
都市世界文化名城的建设现状进行总结评 《沪、蓉超老龄化趋势比较及应对》, 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
估,系统梳理 “三城三都”建设的主要成 刊登于 《宏观经济管理》2020 年第 6 期,作 转化的重要基础,同时要借 5G (第五代移
效、做法经验和未来展望,客观反映成都市 者徐睿。论文指出:据联合国经济和社会 动通信技术)、大数据、高铁以及新冠肺炎
以发展天府文化为核心,推动文化商贸旅 事务部预测,到 2050 年,全球人口将达 98 疫情后世界产业链重组机遇,形成中国内
游体育融合发展,培育新场景新业态、孵化 亿人,65 岁及以上的人口将超过 15 亿人, 陆高质量发展动力源和增长极。 (胡越英)
新生态新动能取得的新进展,全面展现成 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 15.8%,进入全球深
都市塑造 “三城三都”品牌,努力创造成都 度老龄化状态;届时,中国人口将达 13.64 党史编纂
建设世界文化名城时代表达的新风貌。全 亿人,其中 65 岁及以上人口约 3.59 亿人,
书分上篇和下篇两个部分,上篇 “世界文 占总人口的 26.3%,高于印度的 13.42%、 【概况】 2020 年,中共成都市委党史
化名城研究报告”,重点研究全球世界文 美国的 22.11%,与英国、法国相当 (前 研究室 (以下 简称市委党史 研究室)将
化名城的进程与趋势,分析世界文化名城 者 65 岁或以上的人口占比 25.45%,后者 党史研究、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深度融
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机遇挑战,着眼人类命 占比 26.73%),老龄化程度仅比日本、德 合,编辑出版 《中国共产党成都执政实
运共同体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展望世界文 国低 (二者分别为 36.37%和 30.69%)。 录 (2019)》 《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的成都
化名城发展的未来美好,提出 “世界文化 论文选取国内超大城市上海市和成都市作 实践》 《岁月留痕 (抗击疫情专辑)》等书
名城”评价体系的构想;下篇包含成都 “三 为研究对象,对比两市人口结构现状、预测 籍;撰写 《成都市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
城三都”建设总报告,以及世界文创名城、 未来 15—30 年的老龄化,以伦敦、东京、纽 兴有效衔接的探索与实践》 《发挥成渝红
410 Ӯˤˤ୍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