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83 - 成都年鉴2021
P. 683
文献资料
会发展的时度效,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全市经济运行呈 划。联合发布三批同城化城市机会清单,成立电子信息、新能源汽
现恢复快、韧性好、可持续的良好态势,全年经济增速达到 4%、总 车等产业生态圈联盟,推进 “三区三带”产业协作项目 464 个、完
量突破 1.7 万亿元。 成投资 1 088 亿元。实施同城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成资 S3 线市
疫情发生后,市委常委会将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沉着应 域铁路和 12 个 “断头路”项目开工建设。
对、相机决策,迅速构建起领导指挥体系和工作体系,成立疫情防 深入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分片召开现场推进会,“东进、南
控领导小组和指挥部,召开 24 次市委常委会会议和疫情防控领导 拓、西控、北改、中优”差异化协同发展格局持续深化。东进区域
小组会议,组建 8 个工作专班、22 个督查小组开展全覆盖督导和 成都东部新区挂牌成立,九大片区综合开发全面启动,金简仁快速
驻点督查,以非常之举推动防控工作全面铺开。坚持快速反应、精 路、东西城市轴线等骨干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建设。南拓区域天府
准处置,1 月 16 日发现首例输入性观察病例后,第一时间启动联 总部商务区等功能区域成型成势,新津撤县设区,高质量发展先行
防联控机制,为阻断疫情传播发挥了关键作用。坚持社区防控与 区的创新引领功能持续增强。西控区域出台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
专业防控结合,全省一级响应启动后,研究制定应急防控策略,部 验区实施方案,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的生态价值转化路径更加清
署开展关口检查、社区排查和专业救治等防控工作,迅速组织 49.1 晰,城乡融合区域协同发展能力不断提升。北改区域产业重构、形
万名基层党员干部用 11 天完成三轮排查,有效控制住了第一波湖 态改造和功能提升步伐加快,金青新大港区一体化建设加快推进,
北输入型、第二波春节返程高峰输入型疫情的冲击。随着国内疫 成都国际铁路港经开区获批设立省级经开区。中优区域 “三降两
情趋于平稳、海外疫情持续蔓延,及时将防控策略由应急管控转向 提”持续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商圈改造提升全面提速,文创、商贸、
常态防控,研究成立 “境外输入”防控专班,强化人物同防工作举 消费功能持续优化。
措,有力阻击了疫情输入、防止了疫情反弹。 坚持互利共生、开放协同、相互成就、整体成势推动 “两区一
12 月 7 日郫都区发现本地病例,市委常委会坚决扛起疫情防 城”协同发展。出台成都东部新区总体方案,编制国土空间总体
控主体责任,快速反应、靠前指挥、精准施策,聚焦流调溯源、核酸 规划,实施基础设施和重大功能项目 104 个、总投资超过 2 000 亿
检测、科学管控、联防联控、舆情应对等关键环节,迅速调配力量 元,未来医学城、金融创新中心等项目开工建设,龙马湖、丹景台等
采取最坚决、最果断、最严格、最有效措施阻断疫情传播途径,四 生态景观初步显现。高标准推进天府新区建设,天府国际会议中
天完成排查检测,一周恢复常态化管控,把疫情影响控制在最小范 心、天府枢纽站、独角兽岛等重大功能项目和鹿溪智谷、雁栖湿地
围。部署开展隔离酒店、医疗机构、冷链食品、城乡社区等 10 个方 等重大生态工程加快建设。高水平推动高新区提能增效,中日 (成
面 “全域体检”,持续夯实常态化防控基层基础,坚决守住疫情防 都)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挂牌成立,新经济活力区、天府国际生
控底线。 物城提速推进。制定西部 (成都)科学城发展战略规划,优化形
坚持防控为先、统筹兼顾,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社会 成 “一核四区”功能布局。
秩序恢复,把该管住的管住、该放活的放活。千方百计稳定城市运 四、全面推动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加快探
行秩序,仅用 40 天就缓解 “一罩难求”局面,建立应急物资运输绿 索新时代城市可持续发展新路径
色通道,保障物资运输顺畅、市民出行方便。制定八类企业复工复 市委常委会认为,从公园城市首提地,到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
产指导意见,2 月 3 日起就组织企业在满足疫情防控条件前提下 园城市示范区纳入国家战略规划,是党中央对成都公园城市建设
复工复产,规上工业企业 36 天全部复工,成为全国最早复工复产 实践的充分肯定,寄予我们率先探索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新路的
的城市之一。出台恢复经济秩序 33 条等政策措施,二季度把保市 时代使命。市委常委会坚持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
场主体作为重点,开展 “送政策、帮企业,送服务、解难题”行动,组 范区为统领,推动城市规划理念、发展方式、营城路径全方位变革,
织 1 万余名企业服务专员下沉解决问题 1.5 万个,为企业减税降费 加快塑造面向未来的城市核心竞争优势。
596 亿元;三季度把扩大有效投资作为关键,启动项目招引攻坚行 统筹推进重大生态工程。坚持 “景区化、景观化、可进入、可参
动,新签约重大项目 497 个总投资 8 671 亿元、百亿级重大项目 28 与”理念,规划建设青山绿道蓝网,实施 “绿满蓉城、水润天府”生
个,推动市场活力、经济发展快速恢复,为落实 “六稳” “六保”任 态提升行动,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生态保护修复稳步推进,大熊猫
务、确保完成全年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 国家公园成都管理分局正式运行,新建天府绿道 650 公里,“雪山
三、主动担当担责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快建设带 下的公园城市”大美形态日益彰显。
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坚持系统治理,深入实施 “三治一增”,
市委常委会认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党中央从构建 天蓝水清成为环境常态,重点区域大气、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明显
新发展格局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改革开放以来成都 改善,获得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开展大气污染精准治理,全年
面临的最重大战略机遇。我们主动肩负政治责任,推动成渝合作 空气优良天数达 280 天。严格落实河长制,V 类和劣 V 类水质
共同发展,齐心唱好 “双城记”。 断面全部消除。压紧压实环保责任,开展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 附
成渝相向发展进程加快。落实川渝党政联席会议部署,编制 题集中排查整治,中央和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完成率达
录
推动成渝全面深化合作工作方案,签署合作协议 75 项,236 个重 96.6%。
大合作项目有序推进。共同编制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西部 (成 创新生态价值转化路径。制定出台公园 (绿道)场景营造和
都)科学城党工委管委会获得中央编办批复。共建中欧班列 (成 业态融合指引,天府绿道、城市公园新增消费场景 300 余处,锦江
渝)品牌,成达万高铁开工建设,成渝客专提速运营,成渝正式进 公园 95 条子街巷综合提升和一环路子街巷 25 条示范特色街区建
入 “1 小时交通圈”。 设项目全面推进,成都熊猫旅游国际度假区改造工程进展顺利。
成德眉资同城化走深走实。牵头组建同城化领导小组办公室, 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生态环保产业
以经济区理念统一编制都市圈发展总体规划、实施方案和专项规 产值突破 1 000 亿元。构建绿色交通体系,打造上班的路、回家的
CHENGDU YEARBOOK >>> 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