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1 - 成都年鉴2021
P. 321
建筑业
违规行为,持续强化企业资质事中事后监 行不低于绿色建筑
管,规范企业市场行为。 (邓雅秋) 二星级标准。全市
全年通过施工图审
建筑科技 查建筑中按绿色建
筑标准设计的建筑
【概况】 2020 年,成都市落实生态文明建 面积 6 108 万平方
设和绿色发展有关部署,按照 “区域全覆 米、占比 89.6%;93
盖、项目全覆盖”要求,持续推进绿色建筑 个项目获得绿色建
和装配式建筑发展。 筑评价标识,其中
包含全省首个 “三
【全国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建设】 成都市 星级既有建筑绿色
要求新取得建设用地房屋建筑工程项目装 改造运行评价标
配率不低于 30%,其中政府投资的保障房、 识”项目;2 个项目
建筑工业化示范点——城投远大基地办公楼 (成都城投公司供图)
人才公寓、学校、医院、办公楼和停车楼不低 参加年度全国绿色
于 50%。全市全年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新 建筑创新奖评选。截至年底,全市绿色建筑 装配式建筑碳减排转化计算路径;组织开展
建建筑的比例为 61.4%,仅次于上海市;6 个 总面积累计突破 2 亿平方米,累计 253 个项 施工现场轻质隔墙板、保温板材及建材产品
项目入选住房城乡建设部首批 《装配式建筑 目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 标识专项检查,从四川天府新区、温江区、青
评价标准》范例项目,数量仅次于北京市。 白江区、新津区、金堂县 5 个区 (市)县 79
【建筑节能及新型墙材管理】 成都市持续 个处于墙材施工阶段的在建建筑工程项目
【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建设】 成都市不断 推进建筑节能减排,落实建筑领域能源消耗 中随机抽取 10 个在建项目进行专项检查,
经济产业
提升装配式建筑产能,新增国家级示范基 总量和强度控制目标要求;发布 《成都市建 发现处置问题 38 个,对问题相关责任主体
地 4 个、省级示范基地 4 个;装配式建筑项 筑节能管理规定》 《关于加强公共建筑节能 单位进行工作约谈并根据检查检测结果发
目 “锦丰新城”获 “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设计专项论证工作的通知》 《成都市公共 布检查情况通报;根据专项检查发现的问
优秀住宅小区金奖”,4 个项目被列为四川 建筑能耗监测系统管理办法 (暂行)》,健 题,发放新型墙材等建筑材料专项检查不良
省第一批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在金堂县召 全 “1 + N”的建筑节能政策体系,加强建 行为约谈通知书 30 份,对问题项目进行提
开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现场会,探讨交流装 筑全生命周期节能监管;完成 6 个大型公共 醒约谈,约谈相关企业 30 家;组织装配式
配式建筑全产业链发展经验。截至年底,全 建筑 (建筑面积 140 万平方米)节能设计专 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培训座谈,及时跟进推动
市装配式建筑总面积累计 1 亿平方米。 项论证,实施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 78 万 相关建材企业积极申报绿色建材标识,截至
平方米,新增实时用能监测的典型既有公共 年底,累计 39 家企业生产的 72 项建材产
【绿色建筑体系构建】 成都市新取得建设 建筑 35 栋 (建筑面积 168 万平方米),持 品 (仅含墙体材料、保温材料、装配式混凝
用地房屋建筑工程项目严格执行不低于绿 续开展 1 272 栋民用建筑能耗统计,提升建 土部品部件)通过四川省住建厅审核公示
色建筑一星级标准,其中公益性建筑、国家 筑节能减排绿色示范效应。成都市开展基 并取得绿色建材标识。
机关办公建筑、2 万平方米以上公共建筑 于 “碳惠天府”机制下的建筑领域普惠制碳
和工业建筑、20 万平方米以上居住建筑执 减排方法学可行调研,加快打通绿色建筑、 【建筑建材标识管理】 成都市完善 “互联
网+监管”建材标识管理体系,完成建材标
识系统二期建设,与施工许可系统实现互联
互通,完成 13 个建筑工程相关建材入场信
息试填报;启动建材标识系统三期方案编
制,拓展建材入场智慧化管理应用场景。截
至年底,建材标识信息系统已覆盖新型墙
材、装配式混凝土部品部件、建筑门窗、防
水材料、保温板材 5 大类材料 396 家企业及
1 142 个建材标识信息,其中绿色建材标识
信息 131 个。成都市完成装配式混凝土部
品部件新型信息芯片研发验证工作,启动编
制 《四川省装配式混凝土部品部件信息芯
片系统应用技术标准》,拓展智能建造与建
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应用场景。 (邓雅秋)
【建筑工业化示范试点】 城投远大基地办
公楼是中国建筑产业新时代和新形势下探
中国五冶 (成都)建筑科技产业园钢筋生产线 (简阳市供图) 索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标杆产物,办公楼获
CHENGDU YEARBOOK >>> 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