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2 - 《上风》2025年第2期
P. 82
文选
第 · 辑 二 第 二 辑
寻访严家祠
□ 杨学用(区作协会员)
直到今天,区作协要求作家们写北城地名故
心系严家祠 事,我才猛地想起我珍藏了20年的宝贝。我查了
一些资料,想看到有关碑文的内容,可都是简单
20年前,金牛区在天回乡向海村建起了银杏 的介绍,说是碑文模糊,看不清楚,我觉得大有
园,请金牛作家们去参观。我第一次在银杏园中的 必要把碑文的内容写出来,来填补空缺,更重要
科技园里见到了无土栽培的番茄,一株番茄枝就 的是这是于右任的书法,于右任的字,于右任的文
覆盖了几十平方米,红红的小番茄挂满了枝条,而 啊,是多么重要的文献宝贝啊!它就在我们金牛
一株番茄树却悬浮在空中,无数的根须透明在眼前 北城的土地上,仅此一份,不可复制。他不仅记录
生长。还看见了两米长的蛇丝瓜,简直令人目瞪口 了民国时这块土地上曾经有一个“严家祠”,更重
呆。高科技啊,颠覆了传统的蔬菜种植,可以说是 要的是记载了严家人“往来无白丁”的绅士风度,
一场蔬菜革命。我还惊讶科技园里的大南瓜有三百 严家农场曾经果蔬飘香风土,严家藏书万册的厚
多斤重。可我的心却不在这里,一心想着路边的向海 重文化。
小学,确切地说是想着小学里边有一座由中国近代
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于右任先生题写墓碑名的 严氏父子碑文
严母坟。
我们行走在去银杏园的途中就看见了向海小 “严氏父子墓地系严雁峰、严谷声及其家属墓地。位于
学,我早听说向海小学原来是严家祠堂,学校的 谷声先生早年创办的‘北山农场’。有赵熙所书‘文学处士严
大门口还保留着严家人的墓地,那墓碑上有于右 君墓志铭’及于右任题祝老夫人墓地。二〇一〇年严谷声之
任的字,那时我刚从台湾旅游回来不久,知道了于 墓迁葬于此”。
右任的书法是一字千金。不知于老在此墓碑上留 严氏原籍陕西渭南,清雍正入川,开拓盐业、教书、储
下多少个字,更不知写的什么内容。我便一个人离 文献。弘扬儒学,终成藏书大家。
开了科技园去看个究竟。 父严雁峰(一八五五年——一九一八)名岳莲。别号开
向海小学没有围墙,在去科技园的左边,整 国居士,古文学家,编辑出版家,藏书家。主要著作有‘读晋
个学校的校园要比大路矮一米。学校与路之间有 书笔’‘青图诗钞’等。与杨锐、张祥龄、宋育仁、张森楷、廖
一条小沟,小沟上搭着预制板。我从预制板走过 季平,被对人称湘倚门下高足。王闿运离川以‘湘军志’手稿
去,右侧,就看见了“严氏父子墓地”石碑上的几 相赠。
个大字,紧接着就是密密麻麻的碑文,我忙去看 子严谷声(一八八九年——一九六一)名式悔、又名毂
碑文的末尾,才知道这碑上近千个文字全是于右 孙,古籍目录学家、古籍版家、藏书家,金石书画鉴定家。
任所写。天哪!我的心跳一下子加快,像发现了宝 严氏父子穷毕生精力,倾万金家资,矢志收
藏一般,迅速掏出照相机把碑文全照了下来,回 集古籍文献,历十年建成“贲园书库”(现已列为
到家就到照相馆洗出了照片,这一放就是20年。 成都市重点文物保护建筑)虽历经战乱,屡遭横
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