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92 - 成都年鉴2021
P. 692

文献·法规·文件       Literature,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Documents > > >

        治理为发展导向,以服务新发展格局构建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                         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更好统筹发展和安

        济圈建设为战略牵引,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                        全,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扎实做好 “六稳”工


        新为根本动力,以增强 “五中心一枢纽”功能、厚植高品质宜居优                       作、全面落实 “六保”任务,以数字经济转型为基础,持续增强支
        势、提升国际国内高端要素运筹能力为主攻方向,以构建支撑高质                        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创新体系和城市治理体系优势,确

        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创新体系、城市治理体系为重要路径,以                        保 “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加快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
        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提升市民和市场主体获得感为目的,                         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天府和可持续发
        注重处理好继承与创新、合作与竞争、发展与安全、政府与市场、战                       展世界城市奠定坚实基础,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 100 周年。
        略与战术的关系,全面提升成都发展能级和综合竞争力,打造带动                            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坚持以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为导
        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                         向,主要包括:在经济发展方面,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7.5%左右,全
        代化新天府和可持续发展世界城市打下坚实基础。                               员劳动生产率增长 7.7%,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75.5%,一般公共预


             (二) “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算收入增长 7%。在创新驱动方面,高技术制造业营业收入占规上
           力争到 2025 年,全国重要的经济、科技、金融、文创、对外交往                  工业营业收入比重 36.2%,先进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
        中心和国际综合交通通信枢纽城市核心功能迈上新台阶,人均地                         加值比重 47%,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高
        区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建成践行新发展理念的                         于全省,新增新经济企业 6.3 万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 1 000 家,全
        公园城市示范区。努力建设以创新为新动能的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社会研发投入增长 15%,每万人口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 32 件,技
        以协调为新形态的融合性发展先行区、以绿色为新优势的可持续                         术合同成交额增长 6.5%。在民生福祉方面,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
        发展先行区、以开放为新引擎的双循环发展先行区、以共享为新局                        收入分别增长 7.7%、8.2%,城镇新增就业 23 万人,城镇调查失业
        面的人本化发展先行区。                                          率 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103 左右。在绿色生态方面,空气
           重点抓好十个方面工作:一是强化极核引领和主干带动,推动                       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不低于 76.5%、森林覆盖率达到 40.3%,单位地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二是打造国内大循环战略腹地,建设                         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均完
        国内国际双循环门户枢纽。三是深化经济地理重塑,提升城市综                         成省上下达的降低目标。在安全保障方面,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
        合承载能力。四是大力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打造高质量发展                         560 万亩左右,新建高标准农田 32.8 万亩,粮食储备量和能源综合
        动能引擎。五是持续深化经济组织方式转变,构筑产业竞争比较                         保障能力完成省上下达目标。重点抓好七个方面工作:
        优势。六是纵深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激发高质量发展蓬勃动力。                               (一)加快建设重要经济中心,助力打造全国发展新极核。统

        七是着力提升城市发展软实力,塑造天府文化独特魅力。八是持                         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以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

        续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打造美丽中国建设新典范。九是全力打                         向,以实体经济为着力点,构建 “5+5+1”现代化开放型产业体系,
        造高品质宜居地,彰显城市幸福美好生活价值。十是全面完善城                         持续强化经济承载和辐射带动功能。
        市治理体系,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                                       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始终把疫情防控作为支撑经

             (三)2035 年远景目标和 2050 年远景展望                       济社会发展的 “底板”,坚持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有机

           到 2035 年,高水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新型城市建设进                    结合,持续做好 “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工作,着力夯实疫情防

        入世界先进城市行列,成为美丽中国建设实践范例,世界文化名城                        控十项基础,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平稳态势。坚持 “人物同防”,严

        影响力显著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人民生活达到东部地                        格入境人员全流程闭环管理,加强中高风险地区来 (返)蓉人员服

        区水平,共同富裕走在全国前列,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                        务管理,强化进口货物全链条防控。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
        代化基本实现,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活跃增长极和强劲动力源,                        预警处置机制,加强排查、检测、隔离、救治能力建设,推动公立综
        全面建成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泛欧泛亚有重要影                         合医院独立传染病科、生物安全实验室加快建设,有序推进疫苗接
        响力的国际门户枢纽城市。                                         种,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常态化组织开展应急演练,为经济社
           到 2050 年,建成泛欧泛亚区域性的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提供坚实保障。
        金融中心、贸易中心、文化中心,成为创新驱动、全龄友好、生活富                           增强产业功能区引领功能。优化调整 66 个产业功能区布局,
        裕、生态宜居的公园城市样板,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天府,                        建立健全动态调整机制,推动产业生态圈联盟实体化运行,深入开
        成为充分体现中国特色、时代特征、成都特质的可持续发展世界                         展产业功能区法定机构改革试点,深化全员聘用岗位管理改革。
        城市。                                                  创新片区综合开发方式,建成运营高品质科创空间 1 000 万平方
           三、2021 年工作安排                                      米以上。完善 “小管委会 + 大专业公司”运营架构,建设 “一站



           2021 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是 “十四五”规划和                  式”产业服务中心。优化 “两图一表”,发挥重大产业化项目投资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开局之年,是新时代成都 “三步                        基金作用,引进重大产业化项目 310 个以上,进一步发挥产业功能

        走”战略第二步目标的起步之年。今年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                        区对全市经济引领带动作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                             做强先进制造业支撑能级。大力提升电子信息产业能级,建
        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                        设国家级集成电路创新中心,推进国家级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
        总基调,站位新发展阶段,践行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以                        建设,打造全球电子信息高端研发制造基地和世界软件名城。积
        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推动成渝地区双                         极培育装备制造万亿级产业集群,发展高端新能源乘用车,争创国
        城经济圈建设,以抓好四件大事、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为                         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推进内嵌式磁浮试验线等基地建设,打

        抓手,统筹做好 “高质量发展攻坚年”各项工作,以深化供给侧结                       造国内重要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聚区和智能制造示范区。持续
        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                         壮大生物医药、新型材料、绿色食品等产业集群,加快建设天府国
            600  Ӯˤ׻ˤ୍ˤ࡫
   687   688   689   690   691   692   693   694   695   696   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