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94 - 成都年鉴2021
P. 694
文献·法规·文件 Literature,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Documents > > >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实施稳定公平可及营商环境建设工程。 特殊群体就业援助和托底帮扶,动态清零 “零就业家庭”,多渠道
深入实施国际化营商环境 3.0 版政策、规划 4.0 版政策,争创国家 增加居民经营性和财产性收入。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异
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深入推进 “放管服”改革,深化企业投资 地就医直接结算制度。实施全龄友好包容社会营建工程。建设社
项目承诺制改革,强化包容审慎监管、智能智慧监管,升级 “蓉易 区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积极发展普惠优质养老机构,提供更多智
办” “蓉易享”平台。加强诚信政府建设。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 能化适老产品和服务,加强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实施高品
展,完善促进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的政策体系,推动 “企 质公共服务倍增工程。加快建设教育强市,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
业找政策”向 “政策找企业”转变,加大政策兑现力度,提高应急 儿园 80 所,新增学位 10 万个,支持成都国际职教城建设,支持成
周转基金和纾困帮扶基金使用效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切实增强 都大学高水平建设,支持在蓉高校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支持
企业获得感。 民办教育规范发展,提升特殊教育发展水平。健全完善退役军人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谋划实施五项制度改革 2.0 版。深入实 服务保障体系。推进健康成都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
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持续深化国企市场化、专业化改革,推进中 完善医疗救助制度,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提升建设天府中
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不断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 药城,加快 7 个医疗卫生重点项目和 10 个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建
业。深化财政预算制度改革,建立 “能进能出、有保有压”资金分 设,完成 140 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造。实施生活成本竞争力提
配机制。深化土地资源配置制度改革,加强节约集约用地评价。 升工程。坚持 “房住不炒”,构建职住平衡的住房政策体系和供给
深化企业扶持激励制度改革,分层推进要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结构,大力发展租赁住房,规范发展长租房市场,进一步扩大租赁
深化基本公共服务清单标准管理和动态调整制度改革,推进基本 补贴发放面,开展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试点,促进房
公共服务标准化提质扩容试点。 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持续做好保供稳价,健全跨区域生活必
(四)加快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开创可持续发展新路径。 需品供应保障机制,扩大高品质生活服务产品供给,加强价格调控
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全面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 监管。扎实抓好十大民生实事。我们将用实际行动践行以人民为
大工程,构筑城市未来竞争新优势。 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推动发展成果共享,让市民的获得感更多、
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实施生态惠民示范工程。建成 “百 幸福感更足、安全感更强!
个公园”示范工程 30 个、公园城市示范片区 23 个,开展 “五绿润 提升城市韧性。实施智慧韧性安全城市建设工程。完善重
城”城市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实施 “两拆一增”点位 1 000 个以上, 大安全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置体系,深入实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
打造 “金角银边”街区公园。推进龙泉山生态提升、龙门山生态修 年行动、森林草原防灭火和城乡防火专项整治,推进国家危险化学
复和大熊猫栖息地生态廊道建设,完成成都大熊猫基地改扩建工 品应急救援成都基地、国家西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建设,大力提升
程,打好长江 “十年禁渔”攻坚战,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持 防汛减灾和灾害处置能力。加强食品安全重点领域监管,创建国
续抓好中央和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 “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坚决 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深化平安成都建设,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坚持铁腕治气, 系和危机干预机制,推进市域信访矛盾风险治理体系建设,建立扫
着力加强臭氧与 PM2.5 协同防控,推动工业源、移动源、面源污染 黑除恶长效机制,深化 “三张清单”化解攻坚和诉源治理,争创社
精准减排。坚持重拳治水,大力推进锦江水生态治理,加快建设沱 会治安防控体系示范城市。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深化
江团结水利枢纽。坚持科学治土,加强土壤环境治理监测,持续 国防教育,提升双拥工作质量。做强城市智慧治理中心,完善平台
提升固体废物处置能力和水平。全面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探索建 设计、加大整合力度、打造专业营运队伍,提升 “一网通办、一网统
设 “无废城市”。实施塑料污染防治 “十大行动”。探索 EOD 城 管、一键回应”水平,优化 “天府市民云”功能,持续完善智慧化城
市发展模式,争取西部环境资源交易所落户,积极发展清洁能源, 市运行服务体系。持续深化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完善 “党建引领、
加快充电桩建设,着力推进天府绿道、天府蓝网等生态价值转化示 双线融合”社会治理体系,做好镇 (街道)行政区划调整和村 (社
范。高标准举办第三届公园城市论坛。 区)体制机制改革 “后半篇”文章,支持群团组织、社会组织深度
建设世界文化名城。持续做强 “三城三都”城市品牌。实施 参与社会治理,建设全国基层治理标杆城市。
骨干文创企业培育、版权创造运用保护等工程,建设文化保税区和 (五)积极推动区域协同联动,打造协调发展新样板。深入贯
国家文化出口基地。推进东华门、宝墩等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举办 彻落实 “一干多支、五区协同”战略,坚定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持
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建成天府艺术公园、成 续推进 “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加快形成优势互补的高质
都自然博物馆等文化地标,推动 “一带一路”国际艺术中心建设, 量发展布局。
开展 “大地艺术季”系列活动,争创国家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深化 “两区一城”协同发展。高标准推进四川天府新区、成都
示范区。组建体育赛事运营中心,启动世界体育大会申办工作,举 东部新区和西部 (成都)科学城建设,编制区域协同空间规划、综
办中国国际体育装备和服务业博览会,建设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 合改革方案,统筹布局重大功能项目和平台载体,构筑具有强大国
市。举办第四届世界川菜大会、第十八届成都国际美食旅游节,推 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高能级共同体。构建以西部 (成都)科
动美食产业跨界融合,打造全球美食产业高地。大力发展数字音 学城为主平台,辐射带动高品质科创空间和产业功能区的科技创
乐和音乐演艺,举办第十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投运天府国际会 新网络。推动 “三网一智造”集成共享发展,培育现代产业集群。
议中心,举办第十八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推动天府文化创造 共享开放平台,推动自贸试验区和自主创新示范区联动发展,积极
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养,建设全国文明典范 争取设立自贸试验区成都东部新区片区,支持四川天府新区创建
城市。 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共建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组建一体化运
提高城市生活品质。实施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工程。千方百 营服务商联盟。
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大规模开展全民免费技能提升培训,突出抓好 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完善同城化 “1+1+N”规划体系,
602 Ӯˤˤ୍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