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7 - 《上风》2025年第2期
P. 157

耕读台·悦读






                                                       深度思考的悟道者



                                                                  ——读《四川散文23家》之李临雅篇

                                                                                  □ 杨光和(区作协会员)








                   翻开《四川散文23家》这本厚重的书,无从下                       去采风,出去了,有目标的见山钻山,遇河过河,
               眼,先看看我熟习朋友的文吧。                                  人任了脚步,步随风遇景触思,且深度思考的书
                   成都,这块文学滋养的土地,温润了不少可                         写者,更像是步行自然中的抒豪诗人,用那种成
               圈可点的女作家。在无边无际的散文大军里,李                           熟平实无娇柔的书写态度,去铺写山川。无论是
               临雅是我心中一个成熟内敛,有思考的女作家,                           在“暮色中的小站”上的沧桑与冷寂,“烟雨迷离

               也是佼佼者。在浩瀚的语言文字里游刃有余的作                           的那些山”鬼斧神工的裸露,在“深秋的桂湖”
               家,为数不多,而我要说的是,她不仅是一个虔诚                          与“那棵特立独行的树”的对话,还是在浩长的
               的阅读者和书写者,更是一个文学的深耕者和深                           “梦回蜀道”中,那些古今道上的博物馆,都以诗
               度思考的悟道者,这一点,可以说在我和众多朋友                          意的风情和热爱去跨越山河,去到无数“古镇”,
               心里一点也不为过的。                                      去向往回顾“原住民”迁徙的人间烟火,身处一
                   认识临雅多年,看过她不少文章和篇幅,在                         隅,心放之自然,走进尘埃风起中敬畏自然简单

               “23家”里我再次看到临雅珍珠似的短文,无论                          纯粹的灵魂的写意,我都看到她复归自然如风习
               是观景,观物,观人,观世象,每一篇每一段如晨                          习的脚步和内心美的读白:没有诗意的日子,都是
               曦中的早露,暮色中的钟声,静雅中空灵,一招一                          对生命的辜负。
               式,一颦一笑,拾级举步,一个回眸,诗一样的美                              在“蓉蓉之死”“溜妹儿”中,我看到临雅以
               感和作家沉思的辽阔,干净无瑕的语言结构,在潜                          独到的观人视角,精致到头发丝和睫毛上的霜冻,
               词琢句上,在语言的把控上,早已成为我心里的                           空灵与生动,不是过客而是无声的内敛清新展现,
               文学密码和高手符号,给我以无尽的滋润,无边                           无论是蓉蓉,还是溜妹儿,我深知临雅内心看世态

               的享受,且久久挥之不去。                                    的勇敢和跋涉,触摸到她内心隐含的缕缕情愫,大
                   在我眼里,临雅的每一篇文都是那么亲切真                         而明亮的眼睛黑白分明的胆气,平静直面人生,追
               实鲜活,具有在场感,以文字介入现实的“在场                           述人性与生命,抵达非凡女性的社会追问。
               主义”者。简而言之,在场主义是一种强调“在场                              “蓉儿之死”最令人心痛之处在于临雅对那
               感”的文化理念。它倡导人们在快节奏、碎片化的                          个年代一个纯情少女的爱情解构,正是那些纯情
               生活中,能够静下心来,真正以心灵投入书写对象                          加速了蓉儿的死亡。当一个社会的道德体系将女

               中,与对象、与作品、与作者、与自我进行深度对                          性的自我牺牲绑架化时,这是否本质上是一种暴
               话,从而获得真实、深刻的意义发现和文化体验,                          力?蓉儿的生命,是对龌龊炎凉岁月的一记道德叩
               然后缀字成文,文字介入生活。                                  击,更是临雅对那个年代的深刻反思,也是告诫
                   临雅不仅是个纯粹的读书人,真正能静下心                         人们:无论时代如何发展,人性中的善良、温情和
               来用心灵投入书写的人,更是个喜欢亲临现场,                           对真爱的追求永远不会改变。
               实情实景漫游世界的观象者。或独自或二三朋友                               在“维也纳听音乐会”里,金色大厅里那不用


                                                                                                       149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