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5 - 《上风》2025年第2期
P. 155
耕读台·悦读
福口福俱饱。一路跑马,沿途观花,风光的旖旎、 互补”、“人群与社会”、“天下大势”等又吸引着
亲情的温暖,让我们尽享晚年的幸福。但是无亲 我,想把这本书啃一啃,我想,我会慢慢啃完的。
人陪伴的独自出游,是我们想也不敢想之事。所 因为列入读书计划的、专业作家莫然的《大飞机
以十分佩服小不了我几岁的何文老师,居然只身 风云》等还紧跟其后呢,我必须按计划读完。
参团出游,而且是在一年之内去了南极、北极及
其周边国家,实在是勇气可嘉。翻开她的《梦回 四
南极·北极》,我这才知道,何老师是位热爱出游
的旅行家。尽管有着丰富的旅游知识和经验,但 除了对书刊一般的品读外,我还特别喜欢读
是出游之前,她还是做足了攻略,进行了多方准 一些评论文章,尤其是刘小革、冯俊龙二位文友
备,包括证件、衣物、药品以及相关资料的储备。 的,几乎每篇必读,是他们的忠实读者无疑。一
旅游中,每到一国一地,为了安全,她必定是首先 直非常佩服至交老文友刘小革老师。特别是前些
要查到我国驻所在国大使馆与当地报警的电话, 年,本也不算年轻的她,除了要精心照顾年迈的
并在酒店前台索要名片及相关资料,以备不时之 老伴外,还要帮女儿照看两个年幼的外孙。可生
需。而且无论多么劳顿疲倦,哪怕是刚刚经历了 性乐观的她,并未把这些当成负担,反而忙里偷
冰山坍塌的险景,轮船的剧烈颠簸,她都坚持记 闲学琴、学舞、学画还有手工等等。活力四射的
下当天、当地的所见所闻及感受,她对人对事的 她不减当年的劲头,且颇有天资的她学什么像什
谦谦君子之风,也跃然纸上。于是乎,我这才对当 么。非常大度的她,还把自己几十幅硬笔写意画
地风物,特别是对把中国的"爱国、求实、创新、 无私送我作新书插图,为拙作增色不少,心中的
拼搏"精神传播到南极的长城科考站与北极的黄 感激无以言表。
河科考站等有了具象。何老师的南北极之旅收获 笔耕不辍的她,还有选择地读了不少书,写
多多,而足未出户的我们也跟着长了不少见识。 了不少书评,还包括对《人世间》《金陵十三钗》
我还想说,其间正同时追好评如潮的电视连续 《繁花》《狂飙》等的风趣幽默的影视评论。我
剧《我的阿勒泰》的我,似乎正同时享受着文字 特别喜欢读她行云流水般的各种评论,因为读她
与影像产生的共鸣之美。无论是南、北极,还是 的评论不很费劲,没有那种高深莫测、似懂非懂的
新疆,都让我心驰神往。而尔后买来的李娟同名 “打脑壳”。更重要的是用她本人的话来说,就是
书,更陪伴我度过了住院那段无奈与难耐的漫长 她不是以评论家,而是以一个读者甚至是学生的
时光。 身份来读书、写评论的。这当然是她的自谦之词,
因为实际上她早已是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的资
三 格会员了。她的评论读起来很有亲和力,认同感,
可以一直“同频共振”。小革写评论,除了身份的
拿到军旅作家南远景的力作《互补论》后, 定位外,还有她自己的程序与独特的评论观。比
我掂量了很久。我对它的深奥晦涩有点望而却 如,只有打动了她的作品她才动笔,写前精读细
步,是读还是不读?如果不想读,或是不敢读, 看,抓住重点立论,或从小处着眼,不人云亦云,
把它放进书柜永存即可。但是我又不甘心,这么 更避免与别人撞车等等。例如,她对《路边书》
厚重的一本书,不读太可惜了。但真的翻开了,中 《沿路赏花》《主角》等的评论,都不是面面俱
学时代那点浅薄的物理学知识底子,早已不见 到,而是从打动她的一个重点或侧面着手。又如,
踪影了。只那些个名词术语,诸如什么“群律”、 对“金牛三部曲”之一的《大秦天回》,她是评它
“互补”、“二元矛盾互补”、“多元互补”、“时 的现实与浪漫;《大唐天回》,是赏析它的地域文
空互补”等等就把我给打蒙了。但是,什么“人性 化;《大汉天回》,她认为是在书写一场《扁鹊竹
1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