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1 - 《上风》2025年第2期
P. 41

金牛道·寻古




                   ——黄忠                                        忠安葬何处的千年谜团。
                   一位名人,一个掌故                                       清道光初年,成都双流人刘沅在成都西郊置

                   此地为何以“黄忠”为名?                                良田二百余亩。道光五年(1825年),有农户挖出
                   金牛与黄忠又诞生了什么故事?                              了一块刻有文字的石碑和人骨架、剑、玉器等物,
                   穿越历史云烟,传奇卷轴缓缓展开                             当即告知了土地主人刘沅。这刘沅也非等闲之辈,
                                                               他融汇儒释道三家,创立槐轩学派,著有《槐轩全
                  一、老当益壮  威震蜀中:黄忠安葬之谜                          书》,有“川西夫子”之称,被誉为“塾师之雄”,学
                   将军气概与天参,白发犹然困汉南。至死甘心                        识渊博,名重乡曲,是清末成都的一代大儒。

               无怨望,临降低首尚怀惭。宝刀灿雪彰神勇,铁骑                              刘沅根据石碑上的篆刻,辨认出“汉刚侯黄
               临风忆战酣。千古高名应不泯,长随孤月照湘潭。                          公讳忠字汉升之墓”,随即心中大喜,这可能是青
                                    ——罗贯中《三国演义》                史留名的蜀汉大将黄忠的墓。
                                                                   罗贯中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虚构了黄忠在
                   提起黄忠,很多人的脑海中就会浮现出一个                         夷陵之战中箭身亡的情节,诸如《三国志》等正史
               身披盔甲、满面白须、弯弓搭箭的老将形象。在小                          虽明确了黄忠病逝于刘备称帝(221年)前,却未
               说《三国演义》中,黄忠虽已年过六旬,但“两臂                          提及具体死亡地点。

               能开三石之弓”,箭无虚发。他勇猛刚毅、骁勇善                              刘沅判断,依当时礼制,贵戚勋臣、封疆大吏
               战,有将帅之才,被刘备封为“五虎上将”之一,更                         守边陲,一旦病逝,也会扶柩回朝安葬,或在原郡
               是成为“老当益壮”的代名词。                                  建立生祠衣冠冢,所以黄忠墓确实很可能就在鸡
                   据陈寿在《三国志·黄忠传》中记载,黄忠,                        矢村。
               字汉升,南阳(今河南省南阳市)人。原是荆州                               清同治《成都县志》中也记载了此事:“黄刚
               州牧刘表麾下的中郎将,一直未受到重用,没有                           侯墓,在县西十里化成桥侧。道光己酉,土人掘得

               建立显著功勋。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攻占                         古碑,上有汉篆‘黄刚侯’字。”
               荆州后,以黄忠代理裨将军,归长沙太守韩玄统                              三、父子共修黄忠祠、墓,爱国将领题匾额
               属。刘备收复长沙等郡县,黄忠归降刘备,后又                               但见仅有碑而无墓,一向珍视历史文化遗产
               因攻打益州州牧刘璋有功,被封为讨虏将军。建                           的刘沅遂邀集乡绅父老,共同捐资重建了黄忠
               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在定军山战役中,黄                         墓。修复的墓高4米,周长约13米,又在墓周砌青
               忠身先士卒、勇冠三军,力斩曹操麾下名将夏侯                           砖,植下柏树百余棵,建成陵园。
               渊,升任征西将军。同年,加封后将军,赐关内                               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刘沅之子刘桂文在

               侯。建安二十五年(220年),黄忠逝世,追谥“刚                        父亲的文化熏陶下,又在墓旁募款修建了黄忠祠,
               侯”,无后。                                          并撰写《建修黄刚侯墓祠碑记》,祠中还塑有黄忠
                   黄忠死后安葬在何处,《三国志》诸书中都没                        像。刘桂文特意为祠堂撰楹联:“北伐数中原,溯
               有记载,而他的故乡南阳当时又被曹魏占领,后                           汉中王业所基,唯公绩最;西城留墓道,与昭烈庙
               世多认为黄忠应该葬于成都,至于坟茔的具体地                           堂相望,有此祠高。”上联“唯公绩最”,当指夺取

               点,此后一千多年的史志失载,难以确知。                             汉中斩杀夏侯渊;下联以黄忠墓祠与汉昭烈帝刘
                  二、成都西郊惊现身,“川西夫子”辨黄忠墓                         备的庙堂相对应,体现君臣相邻、君臣一心。
                   清道光年间,成都西郊有个村庄,因为磨底河                            当地百姓感慨黄忠的功绩和老将风范,并以
               中段流经该处,河岸有株巨大的鸡矢树,由此得                           黄忠墓、祠为自豪,将此地改称黄忠村,将磨底河
               名“鸡矢村”(也有称为“鸡矢树”),就是这样一                         斗渠称为黄忠河,河上古桥一并改称黄忠桥。
               个看似普通的小村庄,解开了蜀汉“五虎上将”黄                              20世纪30年代,黄忠祠最后一次修缮,时任


                                                                                                        33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