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6 - 《上风》2025年第2期
P. 56
文选
第 · 辑 二 第 二 辑
天回镇老官山
□ 项志文(区作协会员)
一、天回镇是个风水宝地 出土于天回山,是中国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早就听说,成都金牛区天回镇是 个风水宝 生动表现汉代俳优艺术,被誉为“汉代第一俑”。
地,2012年,成都3号地铁线建设中,文物专家 在我国目前出土的众多陶俑雕像中,以天回镇的
在老官山发现西汉群墓,这是“2013年全国十大 击鼓说唱俑最具特色,它以我国古代表演滑稽戏
考古发现”之一,在这里陆续挖掘出大量历史文 的俳优造型为模特,形象神采各异、生动风趣,
物,其中清理4座西汉土坑木椁,出土文物620 那泥塑的嘴角向上翘着,眼角的皱纹堆叠如沟
余件,包括漆木器、陶器、铜器及铁器,年代判断 壑,竟像是活人的神情,他的笑是凝固的,却让
为西汉景帝至武帝时期(约公元前2世纪),距 人流连忘返。
今2000多年,这里的墓葬十分奇特,部分墓室 特别令人难忘的是:一个说唱俑席地而坐,
椁底设“夹层”底箱存放随葬品,木椁外铺棕垫 硕大的头上裹着一个方巾,额头布满皱纹,赤膊
并长期浸泡于水中,使漆木器、竹简得以完好保 跣足,左臂抱着一个扁鼓,右手高高举起铁锤。
存。墓主身份显赫,漆器铭文“景氏”,可能关联 其神态,显然已经进入表演的高潮,神情激动,
楚国贵族后裔,楠木棺椁显示墓主地位较高,为 表情夸张,它生动地表现了一位热情、幽默而充
当地达官贵人,或者医官。老官山汉墓的发掘不
仅揭示了西汉蜀地的医学、纺织的技术成就,还
通过文物与文献的互证,重构汉代成都的社会
风貌与文化交融,成为继三星堆、金沙遗址之后
的四川考古的又一里程碑,让天回镇一朝醒来震
天下!
这儿有汉代击鼓说唱俑,全本《扁鹊竹简》医
书、织锦机等文物。老官山述说着两千年蜀郡的
风风雨雨、金牛的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沉淀,令人神
往,令人赞叹,令人欢欣鼓舞、令人追根溯源!
追寻金牛古道,溯源天府文化,尊重专家学
者对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精心地稽考、研究、梳
理,学习珍贵的历史资料。我怀着对金牛历史文
化的顶礼膜拜,登临怀旧,睹物忆旧,再次造访
此地,从地名文化着手,去挖掘其中的精彩故事
和历史意义,以飨读者。
二、汉代击鼓说唱俑
陶俑是汉代雕塑中的一个重要门类,1957年 汉代击鼓说唱俑
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