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9 - 《上风》2025年第2期
P. 59
金牛道·地名故事
城北荷花池
□ 刘宝库(区作协会员)
成都北门,有一处唤作荷花池的地方。如今 都火车站,将荷花池填了起来。但荷香染路的风
提起这名儿,人们想到的多是那熙攘的批发市 雅,却沉淀在这方水土的骨血里。
场,却少有人知,这“荷花池”三字里,竟藏着一 同事的讲述我深信不疑,因我曾经看到过一幅
座城市的百年记忆。 老照片,一位穿着民国时尚旗袍的年轻女性,以碧荷
我自小在成都长大,却很少去荷花池,偶尔 连天为背景拍的照片,人映荷花,更显风姿绰约。
去一下,也没什么特别的印象,只觉得到处都是 19 52年,成渝铁 路通车,火车钢轮将岁月
铁路家属宿舍,全由红砖建成,有三层楼房,还 碾碎成沙,在车厢缝隙中轻轻而均匀洒下,如同
有不少的红砖平房。房子成片,荷花池在哪里呢? 沙漏。
未来之前,我脑海想象大片大片的荷花开得正 荷花池渐渐热闹起来。天刚蒙蒙亮,挑着扁
艳,微风吹来,荷叶荷花随风摇曳,那是真正的 担的商贩们就踩着露水来了,扁担两头颤悠悠地
凌波仙子。问长辈,他也疑惑:“是呀,没荷花,怎 挂着篾条编的货筐。卖针头线脑的老汉蹲在陈记
么起这么一个名?” 茶馆的滴水檐下,把生锈的铁皮饼干盒往地上一
上班 后,我在荷花池旁边一个单位 工作多 搁,稀里哗啦倒出一堆纽扣、顶针和木梳。卖叶
年,也没想起去荷花池逛逛。一天中午,一个同 儿粑的大娘支起三块砖头搭的简易灶,竹蒸笼里
事拉着我说:“中午反正没事,去荷花池看看。” 飘出的糯米香混着荷叶清香,把刚下夜班的铁路
他是老荷花池人,成渝铁路通车后,他的爷 工人们勾得直咽口水。
爷就在荷花池扎了下来,在这里有了他的爸爸, 我同事说,他爷爷总爱念叨那段日子,早晨
后又有了他。我跟着他绕过几栋玻璃幕墙的商 五点钟,铁路宿舍的喇叭里放着《东方红》,穿
场,眼前忽 地 现出一条 青石板 路,黑瓦 木 檐的 制服和工作服的工人们踢踢踏踏走过,许多人是
铺面沿街排开,尽头处立着一块石碑,上书“荷 去火车站赶通勤车,到车辆段、成都东站、机务
花池”三字,左下角刻着“辛巳年先德立”,那是 段上班。卖豆花摊贩铜勺敲着陶缸招徕生意喊:
2001年的印记了。石碑旁确有一方小池,虽不见 “热和豆花——三分钱一碗,咸淡由己!”
荷花,倒映着银杏的影子,池中一尊观音像静立, 荷花池的商业细胞在这块土地上艰难而缓
香火缭绕间,恍惚能闻见旧时的荷香。 慢地裂变。
他告诉我,这个地方叫作“荷花池半边街”, 1986年,荷花池市场开市。众多商户天不亮
就在批发市场的背后。他听当地老乡说起过,百 就去排队领铁皮柜台。同事回忆,一个亲历商户
年前这里真是一片野塘。光绪年间,有乡绅效仿 告诉他:“那家伙,三千多个铁皮柜银光闪闪的,
江南风雅,在塘中遍植红莲。后来,一位名为陈 活像给市场盖了床锡被子。”
国栋的川军将领,因十分喜爱荷 花,将遍植 红 那个时刻,是挺激动人心的。跟着同事的讲
莲的池塘周边田地改塘,遍种荷花,这才成就了 述,我的思绪也穿越到当年,恍惚看见当年晨曦
“荷花池”的美名。修建成渝铁路时,要建设成 中的铁皮海洋。温州人来得最早,他们穿着时髦
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