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1 - 《上风》2025年第2期
P. 51

金牛道·地名故事




                                                               挖,越感觉到有异物存在,当一块木板出现时,
                                                               才联想到什么,就立即向有关领导汇报。于是,成

                                                               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派人到现场进行勘察,初步
                                                               确认是汉朝的古墓葬。从2012年7月起,成都市
                                                               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湖北荆州文物保护中心组成
                                                               联合考古队,对此墓葬进行细致的考古发掘,直
                                                               到2013年8月才告一个段落。

                                                                   发掘报告显示,此次清理的墓葬为西汉墓
                                                               群,有四座墓葬:m1、m3有墓道,平面呈凸字
                                                               形;m2、m4无墓道,平面呈长方形。m3椁室长5
                                                               米至7米、宽3米至4.5米、高2米至2.5米。其中的
                                                               3座墓,在椁室底部的隔出底箱放置有随葬品,
                                                               而且有些木椁上盖有棕垫。椁室内器物曾多遭
                                                               扰乱,不过底箱内的器物保存较好,位置基本未

                                                               变。据统计,出土文物620余件(不含简牍),其
                                                               中漆器240余件、陶器130余件、木器140余件、
                                                               铜器(含钱币)100件,另有少量铁器、竹编器、草
                                                               (粽)编器等。其中m3中出土的扁鹊竹简、人体
               2号墓北底箱器物出土全貌                                    经穴髹漆人像和m2中出土的织机模型引起了考
                                                               古界不小震动。对于扁鹊竹简的后期修复工作,

               回驿”。今时,土门村是天回镇街道的一个社区,                          中国出土医学文献与文物研究院院长柳长华作
               附近有金 华寺古迹,也是 李劼人名著《死 水微                         了说明。他说这批简书在水中浸泡了两千多年,
               澜》的采撷地。                                         残缺散乱十分严重,修复起来非常艰巨。整理组
                   在现今的金牛土门村卫生站前面,塑有一块                         工作人员结合竹简形制、堆叠状况、字体差异、
               汉文、英文合刻的石碑,名曰“老官山汉墓”。其                          简文内容等,并模仿古人制作简书流程,用了3年
               碑文:“2013年,由市考古队在成都地铁三号线                         时间解决了竹简编联、释文等重点、难点问题。
               建设工地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出土西汉时期                            经整理拼接后,得到了930支医简、2万余汉字;

               文物1500多件。重要文物有西汉织机、经穴髹                          兼见篆书、古隶及隶书,可见是墓主人生前使用
               漆人、扁鹊派医学竹简等,现于成都市博物院展                           的书体,而非下葬时一次抄录。从整理后的竹简
               存。其中,西汉织机、扁鹊派医学竹简系国内首                           中发现一个叫做“敝昔”的人名,考证后就是扁
               次发现;西汉织机填补了世界纺织机械史空白,                           鹊之名。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载获知,
               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广泛关注。天回镇老官山汉                           可能仓公淳于是扁鹊之弟子;又从仓公淳于的行

               墓考古发掘入选‘2013年度中国考古十大新发                          医和授学时间来看,可与墓主人年辈相当;再从
               现’,充分展现了金牛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墓主人下葬年代来考证,大概在西汉汉景帝、汉
                   有关资料佐证,进一步阐明了当时的考古发                         武帝时期。故而经过反复求证,此墓便是西汉墓;
               掘情景。2012年仲夏,在天回镇土门社区卫生站                         “天回竹简”便是扁鹊、仓公所传之医书。
               东侧的“老官山”地段,地铁3号线施工队的盾                               在西汉古墓发掘的过程中,中共土门社区党
               构机正在有序地向前推进。一位工人发现自己施                           总支和居委会给予了大力的支持,派两委委员、
               工的地方一直往外渗水,而且越往渗水的地方深                           文化专干谷雨进行现场负责。谷雨是位女同志,


                                                                                                        43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