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8 - 天府新区(眉山)年鉴2024
P. 348

天府新区(眉山)年鉴 2024
           T i a n f u  N e w  A r e a  ( Me i s h a n)   Ye a r boo k


            群规模,形成既错位又协同的产业发展格局。                               牌照争取力度,争取国省产业基金直投新区重
            落实成德眉资同城化暨成都都市圈产业建圈强                               大产业项目。

            链攻坚行动计划,强化成眉“总部 + 基地”“研                               (八)促进农业产业提质升级
            发 + 转化”“头部 + 配套”等承接产业转移和                               以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示范

            产业协同发展模式,建链、延链、强链、补链,共                             区为引领,锚定“都市田园画卷、天府乡村公
            同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生态圈,共建天府新                               园”目标,聚力打造都市近郊农旅融合发展示范

            区产业高地。深度融入成渝(兴隆湖)综合性                               区。加快构建“一核两带十园”农业发展新格
            科学中心、西部(成都)科学城,加快建设普兴—                             局。聚焦“1     +    3”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重点发展
            青龙智能制造、籍田—视高“科技 + 文旅”、贵                            粮食产业,规模化、高品质发展生猪、水果、蔬菜

            平—董家埂产城融合发展示范点,推动成眉高                               产业。积极推动现代农业园区、乡村文旅景区、
            新技术产业带建设走深走实,构建天府大道协                               农村新型社区“三区同建”,争创国家农业现代

            同创新共同体。                                            化示范区和省星级现代农业园区。严守耕地保
               (七)促进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                            护和粮食安全红线,全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高品质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建设成都都市圈                           加快推进合力水库、广福水库等重点水源工程和

            南部消费和服务副中心。改造升级传统商圈,                               骨干水网体系建设,提速推进“四好农村路”建
            打造特色街区和商业综合体,加快呈现柴桑河                               设。加大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力度,不断引进壮大

            环湖路特色商业、腾讯音乐潮玩基地、眉山国际                              种养业大户和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社会
            铁路港产城商业综合体等新消费场景,引进新                               化服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

            地标、活跃假日游、点亮夜经济、提升烟火气,支                             效衔接,增强集体经济“造血功能”,建立健全联
            持多元化业态入驻,提升新区生活品质。全域                               农带农益农机制,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

            融入大峨眉交旅融合先行示范区,坚持将“三                                   四、深入推进创新驱动,打造产业转型升级
            苏文化东坡文化”元素植入城市有机更新,规                               示范区
            划建设文化体育公园,加强高家大佛保护利用,                                 (九)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

            发展农商文旅体多元融合业态,打造成都都市                                   积极引进成渝地区、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
            圈最佳“微度假”目的地和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等区域知名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在新区设立分支

            高质量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培育服务型制                               机构或技术孵化中心,带项目、带技术、带成果来
            造,持续扩大生产性服务业规模,积极争创服务                              新区转化。聚焦主导产业,系统梳理形成需求清
            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全面提速眉山国际铁路                               单,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攻克关键核心技术,

            港建设,稳定开行国际班列,推进“公铁水空”                              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支持视高、青龙产业功
            四港联运,构建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现代化物                               能区布局建设工业设计、检验检测、概念验证、

            流体系,打造成都都市圈南部国际物流基地。                               中试熟化、小批量试生产等高新技术服务平台。
            主动融入西部金融中心,创新金融支持先进制                               支持行业龙头企业、链主企业布局建设产业研究

            造业发展体制机制,加大金融机构招引和金融                               院、工程技术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平台,加


               268
   343   344   345   346   347   348   349   350   351   352   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