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9 - 天府新区(眉山)年鉴2024
P. 349

附 录
                                                                                                     Appendix


            快实现“眉山研发 + 眉山转化”。实施创新型企                            成眉人才协同服务中心建设,不断提升人才归属
            业倍增计划,大力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高新技                              感、获得感。充分利用新区职业教育资源,结合

            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推进规模以上企业研                              主导产业定位科学设置专业,培养高技能人才。
            发活动全覆盖。到 2027 年,培育国省级创新平                           引导高职院校与企业探索校企双元育人机制,通

            台 10 个以上。                                          过合作建设现代学徒班、企业“订单班”、实习实
               (十)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                                    训基地等方式,深入推动产教融合发展,吸引毕

                 统筹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建设数                           业生在新区就业。
            字新区。抢抓“东数西算”机遇,依托省数字化                                  五、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夯实现代化产业体
            转型促进中心,积极参与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                              系建设基础

            渝国家枢纽节点(四川)建设。推进制造业数                                  (十二)加快绿色低碳发展
            字化转型,制定重点行业特色产业数字化转型                                   加强固废污染防治,全面推进“无废城市”

            路线图,大力开展智能工厂、智慧车间、智慧园                              建设。深入实施碳中和、碳达峰行动,引导重点
            区示范建设,助力先进制造业提质增效。高水                               企业循环化低碳化改造,推动能效达标提标。以
            平建设数字基建,深化工业互联网应用,搭建智                              碳排放“双控”为导向实施产业立项审查,坚决

            能制造创新平台,培育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                               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强
            提供商,培育一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认证企业、                              化绿色制造梯次培育,鼓励企业开展绿色设计、

            DCMM 贯标(《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                            加大绿色投入、攻关绿色技术、实施绿色制造,持
            GB   /   T 36073—2018 国家标准)企业,打造一批                 续扩大绿色产品有效供给,创建一批国、省、市绿

           “智慧 +    ”“智能 +    ”数字应用试点场景。                       色工厂。落实“电动四川”行动计划,加大新能
               (十一)建设产业人才高地                                    源汽车推广力度,加快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

                 坚持产业链与人才链“双链融合”,深入实                           依托“两山五坝三分丘”,建设生产生活生态相
            施人才强区战略,以成眉人才协同“桥头堡”建                              宜、自然经济人文相融、政治社会环境相亲的生
            设为牵引,打造成都都市圈现代产业人才新高                               态宜居城市。

            地。加快推出人才引进支持、创新创业扶持、优                                 (十三)提升改革开放水平
            秀人才奖励等系列新政,着力构建更加积极、开                                  全面落实全省集成授权改革试点、成德眉资

            放、有效的人才政策体系。持续实施“眉天实习                              同城化综合试验区任务,推动经济区和行政区适
            生”“眉天金蓝领”“才聚眉天府”“智汇眉天                              度分离改革。扎实开展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
            府”聚才兴产四大行动,探索揭榜挂帅、以赛引                              行动,支持眉山天投集团布局制造业关键环节、

            才、项目引才等方式,全方位、多渠道精准引进                              中高端领域。加快推进市域铁路 S5 线、梓州大
            产业人才。优化实施“创新型企业家”“青年科                              道和益州大道南延线、眉山工业大道外绕线等重

            技人才”“卓越工程师”“新时代工匠”人才培                              大交通工程,构建半小时通勤圈。用好用活国家
            养四大项目,建立人才成长激励机制,加快提升                              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中国(四川)自贸

            人才能力素质。高标准建设人才公寓,加快推进                              区眉山协同改革先行区等开放平台,推动新区


                                                                                                       269
   344   345   346   347   348   349   350   351   352   353   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