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9 - 《上风》2025年第2期
P. 139
耕读台·悦读
“折耳根”——她眼中“灵性的耳朵”。 刮削它的身躯。长长的莴笋片如刨花一样轻薄卷
美食文章,当然得讲美食之美味。但陈美桥 曲,系数落入盘中。在上面淋入酱油,放上盐和
提炼的美味绝对不是仅仅引起你的口感的享受, 鸡精,撒些干辣椒脆、花椒和蒜末,只等一勺滚
而更多是精神的陶醉。比如她说“对于喜欢吃折 烫的热油吐出仙气,快速点化它的生命。如丝带
耳根的人而言,一撮白糖,足以消减它出挑的酸 堆叠的莴笋片香脆、呛辣,清脆中透出颠覆审美
涩,再用一味调和之法,让它独具特色。只不过, 疲劳的干裂。
叶子最好现拌现食,时间和盐分都会让它渐渐疲 她的文字将日常的家务幻化为了诗意的抒
软,神情枯槁。”读到这里,你可能会为自己过早 发,我们如同看一朵昙花静静地、慢慢地开放,是
凉拌折耳根而惋惜,甚而沮丧。然而,她话锋一转 多么赏心悦目的享受。
说“让你想不到的是,无论处于哪种状态,它的内 陈美桥自然不会只说凉拌莴笋,你会看见莴
心始终保持着一种孤傲,气息分明。吃腌制过时 笋的各种变身:腊肉炒莴笋、莴笋炖鸡、干锅莴笋
的折耳根叶子,如同欣赏一部悲剧电影,过程悲 五花肉片……,让我意外的还有莴笋竟然可以制
怆而又惊心。”多么巧妙新颖的比喻!你沮丧的心 成莴笋干——无论以粗条还是厚片的形式直接裸
情一扫而光,口中的折耳根滋味更加悠长,与此 露于空气之中,最后都会大量脱水,只剩下自由
同时,更增添了一份妥帖精神的享受。 微弱喘息的肉身和浓缩的甘甜。我很快发现,她
一、双重美色彩的文章 每介绍一种食品,都是成系列的。如《难舍大蒜
我声明我并非美食热爱者,平日并不太关注 头》里就有拌蒜花、酿蒜苗、蒜薹肉丝、腌糖蒜、
美食之文章。但是,陈美桥的美食文章与众不同, 大蒜烧肚条、蒜蓉烤生蚝……读一篇文章,你就
她不是简单地讲做美食的技巧和用美食来激活读 可以学到多种美食手艺。
者的食欲,她征服我的,首先是她的文字的美。在 再看看陈美桥是怎样咏叹同样极为平凡的南
《四季有味》中,她用灵动清新的文字将那些质 瓜吧。读她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句,如同有灵动
朴而美好的人间美味如画卷般在我眼前慢慢展 的音符在你的耳边跳跃:
开,她巧妙地让美文和美食团结一心对我发出攻 南瓜藤 像河岸的纤夫,以惊人的耐力和毅
击。对美的事物,我是没有抵抗力的,于是,我心 力,运载大大小小的南瓜完成生命的旅程。有的
甘情愿地做了她的双重美色的俘虏,一篇接一篇 南瓜,顺藤浮于地面或坡坎墙头,有的随藤穿行
地读下去,越读越爱不释手。 在树木枝丫之间,悬在头顶,随风摇摇晃晃时像无
莴笋,是我们川人饭桌上常见的小菜,并没有 声的铃铛。
出众的亮色,但在《君子的声音》里,陈美桥说: 真的,我不能不陶醉于她充满情趣的文字。
将莴笋从众多蔬菜中抽离出来,它笔直坚挺,如 二、具有亲和力的大众美食
穿着铠甲,护卫纯净的肉身。它散发出清苦之气, 我渐渐发现,陈美桥的美食非常有亲和力。
在夏季都能免受虫子的侵扰,每一颗莴笋都是慎 如同她的书封面一样质朴,没有山珍海味,没有
独的君子。 高不可攀,都是用平常人家都能买得起的食材做
她竟然把莴笋比作君子,真是超常的想象力。 成;同时,也没有特别苛刻的烹制条件,几乎每一
凉拌莴笋,大概所有家庭主妇都做过,那过 个会做日常饭菜的人都可以跟着她的指导尝试制
程感觉平平淡淡。而在陈美桥笔下,却能写得如 作。而且,即使你没有亲手制作的喜好,看到她描
此惊艳: 绘的这些美食,亲口品尝的欲望一定会有的!
像伐木工人一样将它从地上砍倒,剥开厚厚 你看她的面条,牛肉,肥肠和炸酱,臊子的暖
的外皮,刮掉如血管般的硬质纤维,又手持刨片 色调让白净的面条呈现油画般的质感。那些大块
器,把自己变成木匠,让它平躺,均匀且用力地 的棕红牛肉是后羿还没有射完的太阳吗?它们炽
1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