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 - 《上风》2025年第2期
P. 13

金牛道·专递






                                     汉画砖上的巴蜀攻防密码




                                                                                              □ 许永强




















                 许永强,四川省委某机关
                 刊物编辑部负责人。今年
                 创作以历史散文为主。作
                 品曾获四川散文奖、王光
                 祈文艺奖、四川报纸副刊
                 一等奖,系四川省期刊专
                 家库成员。










                   武术是以攻防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搏                         等礼兵器,其形制与实战兵器完全一致,说明当
               斗对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                           时的军事训练已形成体系。
               育。2025年世界运动会将武术列为正式比赛项                              战国时期,蜀地军事地位的重要性在《华阳国

               目,成都成为全球首个举办世运会的中国城市。                           志》中可见一斑:“秦惠文王欲伐蜀,乃刻五石牛,
               这座拥有4500年文明史的古城,其武术基因早已                         置金其后。蜀人见之,以为牛能大便金。蜀王使五
               深植于巴蜀文明的土壤之中。当我们将目光投向                           丁力士拖牛成道,致三枚于成都。”这段记载不仅
               汉代画像砖上那些栩栩如生的武术场景,一条穿                           反映了蜀道艰难,更折射出巴蜀武术在军事防御中
               越时空的攻防密码链正在徐徐展开。                                的关键作用。巴蜀地区也形成了独特的武文化圈。
                                                               《华阳国志》记载,巴人“劲勇”“锐气喜舞”,蜀人

                         尚武基因的文明积淀                             “尚滋味,好辛香”的饮食传统,实为高强度军事
                                                               训练所需的能量补充方式。司徒玄空在峨眉山创
                   巴蜀武术的源流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晚期。                         编的通臂拳,不仅融合了猿猴的灵动,更暗合《周
               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人像群中,跪坐人像手部                           易》“刚柔相推而生变化”。这种将自然观察与思
               特殊的握持姿势,经考古学家考证可能是某种武                           辨相结合的武术创造模式,成为巴蜀武术千年传承
               术桩功的早期形态。金沙遗址出土的青铜戈、矛                           的典型特征。


                                                                                                         5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