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7 - 《上风》2025年第2期
P. 147
耕读台·悦读
食的,作者叫陈美桥,是个女作家。由于孤陋寡 也不少。写生姜的文章叫《姜山永存》。通过爷
闻,对陈美桥知之甚少。 爷奶奶一生的相濡以沫,他们种生姜挖生姜吃
当我不经意地翻开《四季有味》,一篇又一篇 生姜,有过不少的故事。一次奶奶因患风寒感冒
地读下去时,便被文章的内容和文章的手法所折 卧床不起,爷爷风风火火自带一股壮年生姜的暖
服,一是佩服陈美桥的才情文笔和知识储备,二 意,去厨房做了一碗酸辣面。爷爷故意延长挂面
是我自认为女作家写美食的理念与我暗合,尽管 的煮制时间,面条最后被煮得软烂。奶奶吃完酸
我不长此道,并写得很少。当然这种认知是我自 辣面,又将自己焐进棉被,内烘外煨,当奶奶一阵
说自话,陈美桥女士不一定同意。 满头大汗后,慢慢变得神清气爽。奶奶说,吃一
首先,我认为陈美桥的《四季有味》在文体 碗酸辣面,相当于洗一趟“天浴”。
上有一种跨越式的突破。这种跨越式的突破,主 文章最后有个细节很是生动。“嫩姜还有个很
要表现在美食文章的创作中引进和融入了随笔 特别的腌制方法,用醋加上玫瑰茄浸泡姜片,三五
杂感抒情诗,甚至还有小说写作的多种元素和技 天后,每片生姜都染上漂亮的胭脂色,像奶奶初次
巧,因而不少篇章有情节有故事有人物。当端出 见到爷爷时脸上绽放的红晕。那些姜片巧妙地避
一盘盘美食的同时,同步荡溢出诗意的联想,丈 开了苦,爷爷一辈子尝尽了的味道”。作者最后写
量出人生的脚步,体悟到生活的艰辛,故能使人 道,“在遥远的山沟,我爷爷与他的姜山永存。”
耳目一新,感受的多层次。 读这个故事如同读到了一篇诗化的小说,两
比如写韭黄和莴笋,陈美桥这样落笔。 个老人从年轻的到苍老的柔情岁月,无论日子过
“韭黄是大家闺秀,端庄雅致,与红红的虾 得怎样,始终相依相伴。文未收尾,姜是老的辣,
一爆炒,可谓“郎情妾意”。 姜山永存的一段文字,总结得既得体又铿锵有声。
“莴笋,它笔直坚挺,如穿着铠甲护卫纯净 爹爹一辈子尝尽了什么味道,读者都懂了明白了。
的肉身。它散发出清苦之气,在夏季都能免受虫 《人间沧桑》一文主要讲述了一个山村养蚕
子的侵扰,每一棵莴笋都是慎独的君子。” 的青年妇女慧姨。这个女人坚韧勤劳,“快临盆
这样奇妙的联想和华美的文笔,把生活中的 时,依然挑着粪桶在田边劳作,突然间羊水破裂,
一道道普通的家常菜,进行诗意的描摹和抒情, 双腿像夹着箩筐似的往回走。家里那道门槛,被
使读者感知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这样的写法可 她晨跨晚踩如履平地,这回竟挡在面前,如横亘
看出陈美桥读书涉猎之广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的大山,一条腿抬不了半寸,孩子就落地了”。
《四季有味》中有不少这样生色的例子,再 这完全是小说细节的描述,塑造了慧姨的一
引一例,如写锅盔夹凉粉: 种最贱也 是最强的生命活力和生命精神。比之
“一个白面锅盔的坚强和温暖,足以容下一 那些豪门贵妇的女人怀孕保胎的精心呵护,简直
碗凉粉冰冷的心,使人在泠热交替之间,尝尽人间 是强者对弱者的一种无语轻蔑和朗声大笑……
冷暖,悟出一个深邃的哲理,生出些饱满的喜悦, 这样穿着美食的绚烂外衣包裹着生活中的
使一粒麦子一生的故事有了更丰富的可塑性”。 各式各样人物的故事还有不少。如写豆腐,故事
我以为这段描写,陈美桥用新颖而哲思的文 中讲述了一对作豆腐的夫妻由于摊位费的上涨
笔,把一普通廉价的小食,提炼成对人世间一个 无法干下去,女人的丰满和丈夫的干瘦,让人想
小人物艰辛的人生总结,并有着悲悯情怀和人文 起了豆腐和豆腐干,想起了小民生活的不易和艰
精神。如此深度的阐述美食文化还是少见的。 辛……而《樱桃好吃树难栽》,陈美桥告诉了她
下面谈谈《四季有味》中最显著的亮点和特 曾经认过的保保(干爹)和保娘(干妈)这两个人
色。即端出一道美食,就出现人物,就出现故事, 的不幸的婚姻。保娘漂亮勤快,靠种樱桃有了不
即我说的引进小说创作的元素。书中这样的篇目 菲的收入,保娘最终抛弃懒汉丈夫远走他乡,而
139

